肱骨髁上骨折如何預防與調護?
1、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后的注意事項
(1)密切觀察患肢橈動脈搏動情況,如發現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指麻木脹痛、發涼、發紺,應立即將結扎帶放松再觀察4小時—6小時。
(2)注意肘部血腫消長情況,適時調整結扎帶的松緊度。第一周內應拍片或透視一次觀察對位情況,一般固定一周后很少發生再移位。
(3)肱骨職上骨折經手法復位、夾板閡定后,一般能達到解剖復位或接近解剖復位,而較易愈合。應注意觀察外固定的松緊度及患肢的血運情況,布帶在夾板上下移動1cm為宜,及時復查調整。局部水瘡較大者可用針頭刺破,或將水瘡內液體抽吸,并用酒精棉球擠壓干凈。
(4)固定期間多作握拳、腕關節屈伸等活動。伸直型骨折早期不可使患肘伸直,否則易致再移位;屈曲型則不可在早期行屈肘動作;粉碎骨折應于傷后3周在牽引固定下開始練習肘關節屈伸活動;解除夾板固定后,積極主動鍛煉肘關節仲屈活動,嚴禁暴力被動活動。
缺血性肌攣縮
預防缺血性肌攣縮的發生是很重要的。在復位前即應注意橈動脈搏動是否與健側相同。在骨折復位外固定后,更應觀察其搏動情況,如發現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疼痛劇烈、腫脹嚴重、手指發紫變涼、被動活動痛劇等情況,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3、神經損傷
肱骨上骨折合并神經損傷,多見正中神經損傷,其次是橈神經,尺神經損傷最少見。神經損傷多為挫傷,一般在三個月內多能自行恢復,不需過早的手術探查。在觀察期限內若無恢復,或在恢復過程中停止進展,可去醫院進行手術探查。
4、肘內翻
提高手法整復技巧、完全復位及堅強可靠的固定,是預防及內翻發生的主要措施。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骨折一百天復查長得慢負重痛,用藥咨詢
2024-10-24冬天跪在室外地面一小時后膝蓋疼怎么辦
2024-10-24腰痛寧膠囊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412 個月寶寶能否吃鈣劑預防缺鈣
2024-10-24尼美舒利顆粒的包裝及每盒數量是怎樣的
2024-10-24腰間盤突出伴脊椎骨變性致腰腿疼痛行走
2024-10-24布洛芬膠囊能長期服用嗎?
2024-10-24附桂骨痛膠囊能治哪些病及適用人群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