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有哪些診斷標準
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關節滑液及典型X線表現等,診斷骨關節炎并不難,診斷原發性骨關節炎,首先要除去可能引起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國際上一般只把具有臨床癥狀的病人才診斷為骨關節炎,放射學有改變而無癥狀者,只能稱為放射學骨關節炎。不同關節骨關節炎自有不同診斷標準。199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有關膝、手和髖關節的骨關節炎分類標準如下:
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臨床
(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
(2)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
(3)晨僵小于30分鐘;
(4)年齡大于或等于38歲;
(5)膝檢查有骨性肥大。
滿足1+2+3+4條,或1+2+5條或1+4+5者,可診斷為膝骨關節炎。
臨床及放射學
(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
(2)X線示關節邊緣骨贅;
(3)關節液實驗室檢查符合骨關節炎;
(4>年齡大于或等于40歲;
(5)晨僵小于30分鐘;
(6)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
滿足1+2條或1+3+5+6條,或1+4+5+6條者,可診斷膝骨關節炎。
手骨關節炎診斷標準
(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手痛、發酸、發僵;
(2)10個指定手關節中2個以上硬性組織肥大;
(3)掌指關節腫脹小于、2個;
(4)遠端指間關節硬性組織肥大在1個以上;
(5)10個指定關節中有1個或1個以上畸形。
注:10個指定關節含雙側第2‘3指遠端指間關節及近端指間關節,和第1腕掌關節。
滿足1+2+3+4。條或1+2+3+5條,可診斷為手骨關節炎。
髖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臨床
(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髓痛;
(2)髖內旋小于15度;
(3)髖內旋大于15度;
(4)血沉小于45毫米/小時;
(5)髓晨僵小于60分鐘;
(6)血沉未作、髖屈曲小于115度;
(7)年齡大于50歲;
滿足1+2+4條或1+2+5條,或1+3+6+7條者,可診斷髖骨關節炎。
臨床及放射學
(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髖痛;
(2)血沉小于20毫米/小時;
(3)X線片股骨和(或)髓臼有骨贅;
(4)K線片髓關節間隙狹窄。
滿足1+2+3條或[+2+4條或1+3+4條者;可診斷髖骨關節炎。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關節疼痛,漢防己甲素片(金康)有
2024-10-2493 歲老人骨折能長期吃某種藥嗎有副
2024-10-24孩子不吃蔬菜缺鈣應補充哪些維生素
2024-10-24孩子兩周四個月胳膊肩膀被叮咬紅腫怎么
2024-10-24消腫止痛酊能否用于扭傷?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對腰痛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感覺乏力、不想吃飯被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2024-10-24仙靈骨葆膠囊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