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踝部骨折為最常見的關節內骨折。多由間接外力引起,極少數由縱向擠壓所致。關節內骨折要求解剖或近解剖固定。此外踝部骨折常并發踝關節脫位或半脫位。踝關節的關節面比髖、膝關節的關節面小,擔負的重量與活動卻很大,故易發生損傷。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見于青少年,治療不當會并發創傷性關節炎。那么,踝部骨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踝關節面比髖、膝關節面積小,但其承受的體重卻大于髖膝關節,而踝關節接近地面,作用于踝關節的承重應力無法得到緩沖,因此對踝關節骨折的治療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關節骨折解剖復位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骨折后如果關節面稍有不平或關節間隙稍有增寬,均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無論哪種類型骨折的治療,均要求脛骨下端即踝關節與距骨體的鞍狀關節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內、外踝恢復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適應距骨后上窄、前下寬形態。
一、無移位骨折
用小腿石膏固定踝關節背伸 90 °中立位, 1~2 周待腫脹消褪石膏松動后,可更換一次,石膏固定時間一般為 6~8 周。
二、有移位骨折
1。手法復位外固定
手法復位的原則是采取與受傷機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壓移位的骨塊使之復位。如為外翻骨折則采取內翻的姿勢,足部保持在 90 °背伸位,同時用兩手擠壓兩踝使之復位。骨折復位后,小腿石膏固定 6~8 周。
2。手術復位內固定
踝關節骨折的治療,應要求解剖復位,對手法復位不能達到治療要求者,仍多主張手術治療。
(1)適應證: a。 手法復位失敗者; b。 內翻骨折,內踝骨折塊較大,波及脛骨下關節面 1/2 以上者; c。 外翻外旋型內踝撕脫骨折,尤其內踝有軟組織嵌入; d。 脛骨下關節面前緣大骨折塊; e。 后踝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 f。 三踝骨折; g。 陳舊性骨折,繼發創傷關節炎,影響功能者。
(2)手術原則: 一般原則為: a。 踝穴要求解剖對位; b。 內固定必須堅強,以便早期功能鍛煉; c。 須徹底清除關節內骨與軟骨碎片; d。 手術應盡早施行。
(3)對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 a。 內踝撕脫骨折:用螺絲釘固定即可,如螺絲釘達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針與鋼絲行“ 8 ”字張力帶加壓固定。 b。 外踝骨折:可用螺絲釘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脛腓聯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鋼板或加壓鋼板固定。
c。 后踝骨折波及脛骨下端關節面的 1/4 或 1/3 ,手法復位較為困難且不穩定,一般應開放復位,螺絲釘內固定。 d.Dupuytren 骨折:可用骨栓橫行固定下脛腓關節,并同時修補三角韌帶。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