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是什么?飲食吃什么好?
腱鞘炎在辦公室一族中的發病率非常高,實質上它是腱鞘與肌腱共同的炎癥,危害極大,治療絕對不能耽誤。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重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只有這樣才能在即保證營養的同時加快康復步伐。我們來了解一下腱鞘炎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與食療偏方。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雙層套管樣密閉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它分兩層包繞著肌腱,兩層之間一空腔即滑液腔,內有腱鞘滑液。內層與肌腱緊密相貼,外層襯于腱纖維鞘里面,共同與骨面結合,具有固定、保護和潤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壓迫的作用。肌腱長期在此過度摩擦,即可發生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癥,引起腫脹,稱為腱鞘炎。若不治療,便有可能發展成永久性活動不便。
病因
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腕背側第一個骨纖維性鞘管內有兩條肌腱通過,即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兩肌腱穿出狹窄的鞘管后與鞘管形成一定的角度,分別止于第一掌骨基底及拇指近節指骨基底。當腕與拇指活動度很大時,肌腱的折角加大。久之,局部的滑膜產生炎癥,增厚,肌腱變粗,纖維鞘管壁也增厚,在橈骨莖突處出現皮下硬結節,使得肌腱不易在鞘管內滑動,產生疼痛等癥狀。哺乳期及更年期婦女因內分泌的改變,滑膜受累容易引發本病,這是本病好發于女性的主要原因。除上述原因外,根據我們手術觀察及國外文獻報道,還有許多解剖變異容易引起本病的發生。如拇長掌肌或拇短伸肌的肌腹過低,部分肌腹也進入鞘管;鞘管內因有較多的迷走肌腱出現,使肌腱的數目明顯增多,有的多達十余條;腕背第一鞘管內還有質硬而厚韌的纖維隔,使得原來不寬敞的鞘管更加狹窄,肌腱極易被嵌頓。這些解剖學上的變異使患者發病年齡偏小,且保守治療很難奏效。
2、肌鞘炎
腕背韌帶近端橈側腕伸長、短肌位于深側,其淺方有拇短伸肌及拇長展肌在淺方形成一定的夾角通過。當肌肉過度活動后,肌肉、肌腱及其周圍的筋膜和腱周組織充血、水腫?;だw維素性滲出增多,出現局部紅、腫、疼等癥狀。
臨床表現
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又名de Ouervains病,其表現特征是腕關節橈側疼痛,并與拇指活動有密切關系。本病多發于40歲以上的女性,但在哺乳期婦女也有發病。
2、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常發生在拇、中、環指,發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起病初期在手指屈伸時產生彈響、疼痛,故又稱“扳機指”?;颊叱W允鲫P節活動不靈活,關節腫脹。嚴重時關節絞鎖在屈曲或伸直位,關節不能伸直或屈曲。本病偶見于小兒,雙側拇指處于屈曲位,不能主動伸直。輕者在患兒熟睡時經局部按摩拇指可以伸直,重者被動也不能伸直拇指。
3、肌鞘炎
又稱軋礫性肌鞘炎。在腕部活動增多時,腕背近側出現紅腫、發熱、局部壓痛,壓之可產生捻發音或踏雪音。
4、尺側腕伸肌腱鞘炎
是引起腕關節尺側痛的原因之一。尺側腕伸肌肌腱和周圍的鞘管對遠端橈尺關節和腕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起重要的支撐作用。在腕部活動度過大時,因反復牽拉或扭傷,可誘發腕尺側痛,尤其在用力時腕部酸痛無力。
飲食
營養和飲食 補充維生素有益于肌腱炎愈合,每天補充維生素C1000毫克,β-胡蘿卜素(維生素A)10000國際單位,鋅22.5毫克,維生素E400毫克和硒50微克。 家庭治療 用RICE療法。休息主要是記住不要應用受傷關節,尤其不要做引起關節損傷的動作。如手頭無冰袋,可用冷凍蔬菜袋代替。包扎最好用運動繃帶包裹于受傷部位,但不要太緊,以免引起疼痛。抬高,是減輕受傷區的血壓,是把踝關節放于板凳上或抬高肘部放在椅背。 預防 包括運動前先作準備活動,做動作時要平靜、舒展、經常變換運動方式。
腱鞘炎食療偏方
1、白酒療法
組成:60度白酒一兩。
用法:白酒放到小碗里,用火點著,趁著著火時,用手粘酒抹到患處,用力按摩。
2、生梔子療法
組成:生梔子10克,生石膏30克,桃仁9克,紅花12克,土鱉蟲6克。
用法:共研為末,用75%酒精浸濕,1小時后加適量的蓖麻油調成糊狀備用。使用時將此藥膏涂于紗布敷貼患處,用膠布固定即可,隔日換藥1次。一般1~2次可有明顯療效。
3、透骨熏洗液
組成:桂枝、紫蘇葉各15克,麻黃、紅花各88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鮮桑枝各30克。
用法:以上材料水煎至2000~3000毫升,倒入臉盆中,患部放在盆口上,上面覆蓋毛由熏蒸浸洗,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洗后用繃帶和瓦形硬紙殼固定。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