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肩周炎是什么?中老年如何防治?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老年性肩周炎的病因有哪些吧。
病因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
(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
(3)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后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臨床表現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
檢查
本病主要采用X線檢查和肩關節MRI檢查:
1、X線檢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變主要是顯示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所謂肩峰下脂肪線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層脂肪組織在X線片上的線狀投影。當肩關節過度內旋位時,該脂肪組織恰好處于切線位,而顯示線狀。肩周炎早期,當肩部軟組織充血水腫時,X線片上軟組織對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軟組織鈣化,X線片可見關節囊、滑液囊、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等處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鈣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線片可見鈣化影致密銳利,部分病例可見大結節骨質增生和骨贅形成等。此外,在肩鎖關節可見骨質疏松、關節端增生或形成骨贅或關節間隙變窄等。
2、肩關節MRI檢查
肩關節MRI檢查可以確定肩關節周圍結構信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癥,可以作為確定病變部位和鑒別診斷的有效方法。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癥狀多可診斷。常規攝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見骨質疏松,但無骨質破壞,可在肩峰下見到鈣化陰影。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鑒別診斷
臨床上常見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頸椎病、肩關節脫位、化膿性肩關節炎、肩關節結核、肩部腫瘤,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單純性岡上肌腱損傷,肩袖撕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及腱鞘炎等。這些病癥均可表現為以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質各不相同,病變的部位不盡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發癥可供鑒別。
防治動作
1、甩手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輕輕前后擺,并逐漸增大擺動幅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100下。
2、撈物站立,兩腳同肩寬,上身向前彎,患側前臂向下做撈物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50下。
3、劃圓圈站立,兩腳同肩寬,身體不動,兩臂分別由前向后劃圓圈,劃圓范圍由小到大,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4、摸墻站在墻根,患側手扶住墻壁,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向上摸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每次20~30下。
5、聳肩坐位或立位均可,肘關節屈曲成90度,兩肩聳動,由弱到強,每天兩次,每次50~100下。
6、沖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方,然后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7、展翅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向兩側抬起(外展)與身體成90度,兩臂展開后停5~10秒鐘再放下,每天做30~50次。
8、摸頸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交替摸頸的后部,每日兩次,每次50~100下。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購買北京岐黃制藥的強骨膠囊應注意什么
2024-10-24慢性腰背痛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左踝撕脫性骨折拆石膏后用力踩地疼的原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和腰疼寧膠囊一起吃,睡前半
2024-10-24手腕錯位多年未恢復且腫脹,影響大嗎?
2024-10-24維生素 C 和布洛芬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