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翻修” 10歲癱瘓男童站起來
出生兩個月就被發現胸廓內異常伴有脊柱右彎側,10年里一直瘸腿行走,還一度全癱在床4個月。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經難度極高的脊柱側彎翻修術治療后,10歲男童于沐鑫已可獨自下地行走數個小時,“將來脊柱功能基本上能達到正常”。
曾手術失敗癱瘓數月
記者在中山一院骨科見到了于沐鑫,他現在已經可以自行行走,步伐輕快。10歲的他身高119cm,雖然比同齡男孩矮小,但媽媽李女士笑容滿臉,“手術后個子已經高了10厘米,今天我們就要出院了”。
于沐鑫患先天性脊柱側彎10年,回首往事,李女士心酸不已。兒子出生兩個月時,家人就發現其胸廓異常伴脊柱右側彎,但當時未做治療。3年前,因脊柱側彎加重,壓迫心肺,孩子開始出現背部疼痛伴胸悶、呼吸困難等。2008年7月曾在當地接受脊柱側彎矯正術,這次手術帶來失敗的后果:于沐鑫出現雙下肢運動功能障礙,不能獨立行走,后來一度癱瘓4個月。
8月,一家人來到中山一院就診,他以“先天性脊柱側彎術后不全癱”被收住院。
已可自行行走數小時
“這是一例極重度脊柱側彎病例,難度很大”,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主任楊軍林教授介紹說,于沐鑫屬于曾手術失敗的病例,要再接受手術,風險更大,難度更高。9月23日,醫院為患兒實施手術,8小時才完成。兩周后,于沐鑫呼吸、行走狀況大為改善,“雙腿明顯有力,踝關節、腳趾頭也能動了”。目前,于沐鑫已可獨自下地行走數個小時。
多是先天性脊柱彎側
據了解,脊柱側彎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三左右,從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3年來的手術量來看,呈增長態勢,2007年為63例,2008年為98例,今年1~9月,已有80例,其中最小的患者是僅3個月大的幼兒。
楊軍林主任表示,從臨床上來看,3歲以內的嬰幼兒患者,多是先天性脊柱彎側,和其他病例相比,有著病情重、發展快的特點,因此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接受正確診治。
本文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側彎中心提供。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