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患肩周炎多為慢性勞損
肩周炎以前被稱為“五十肩”,意思是人到了50歲才有這個病。專家表示,如今,肩周炎在青壯年中越來越多見,建議年輕人上網或用手機的時間不要過長,手臂不要長期維持一個姿勢不動。有空多運動,肩膀酸痛時要及時休息放松。肩周炎早期癥狀表現多樣,它的多樣性提醒我們:為了防止肩周炎更加嚴重的危害產生,應及時了解肩周炎早期癥狀,以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
生活中雖肩周炎比較常見,但很多人對其癥狀認識比較缺乏。平時一旦出現了肩膀疼痛或肩關節活動障礙的現象,往往被認為是勞累所致,根本就不會想到是患了肩周炎。特別是對肩周炎早期癥狀認識不足,從而耽誤了病情的最佳治療時機。
肩周炎早期癥狀常可表現為以下方面
1、肩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患者常訴說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
6、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年輕人患肩周炎多為慢性勞損
肩周炎如今在青壯年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專家認為,這主要與工作和生活方式變化密切相關。“體力勞動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腦力勞動。電腦、手機、上網本的普遍應用,讓上肢的局部運動比以往成倍地增加,并且常常固定在某個位置上運動。當長期維持同一個姿勢,相應的肌肉、肌腱、韌帶、滑囊就會持續和反復擠壓、摩擦,如果得不到適當的緩解和放松,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慢性勞損,產生炎癥。”
青壯年的肩周炎多半因慢性勞損誘發,電腦游戲迷、電子書迷、手機玩家是疾病高發人群。不過,急性損傷也是引起肩周炎的一個因素。比如,有些人打羽毛球突然用力扣殺,關節在急劇的牽拉下很可能超出其適應度,出現急性損傷,又比如伸手去拿遠處的某個事物,手臂的后伸外展過了極限,也容易突然受傷。如果不及時處理,最終將轉變為慢性炎癥。
如何對付肩周炎
1、減輕疼痛,可以服用鎮痛消炎藥,或局部封閉,以及關節腔內注射。
2、肩關節活動。在控制疼痛的基礎上,應在醫生指導下做肩關節體操。要注意雙側同時做,以便于身體直立平衡。且最好配合軀干其他關節的運動,比如側身、轉身、叉腰等,因為肩關節與肩胛、胸鎖等多個關節相關。
3、避免引起疼痛的動作。有損傷時,自行的肩關節練習宜維持在肩水平范圍下的運動,一般外展、前屈不應超過90度,以免加重損傷。還有一些動作,如單手爬墻、雙手拉繩,要在醫生和治療師指導下才能做,否則有加重肩周組織損傷的危險。
4、對于急性損傷,局部疼痛明顯,可立即冰敷5至10分鐘,間隔1至2小時可再次冰敷,2天內可多次反復,待疼痛減少后適當進行放松性的肩關節活動。若是慢性勞損的突然發作,可予以熱敷,等關節松弛后再做關節體操。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