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損傷的預防方法
軟組織損傷指軟組織或骨骼肌肉受到直接或間接暴力,或長期慢性勞損引起的一大類創傷綜合征。組織受創后出現微循環障礙、無菌性炎癥,致使局部腫脹疼痛。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病因
軟組織損傷包括刀槍、摔傷、毆打、挫傷、穿刺傷、擦傷、運動損傷等,傷處多有疼痛、腫脹、出血或骨折、脫臼等,廣義上也包括一些內臟損傷。
臨床表現
以腫脹、疼痛為主要表現。急性期,局部滲血、水腫,疼痛劇烈。晚期可能出現肌肉、肌腱的粘連、缺血性攣縮,關節周圍炎,甚至引起關節僵直。
1、扭傷指間接暴力使肢體和關節周圍的筋膜、肌肉、韌帶過度扭曲、牽拉,引起損傷或撕裂。多發生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
2、挫傷指直接暴力打擊或沖撞肢體局部,引起該處皮下組織、肌肉、肌腱等損傷。以直接受損部位為主。
頸、肩、肘、腕、指間、腕、膝、跺、腰等部位都可引起扭挫傷。其中腰部扭挫傷最常見,多見于青壯年。
治療
1、對癥對因治療。
2、物理療法。
3、藥物治療,針對病情合理選用消炎鎮痛類藥物,也可外用貼膏貼于患處。
4、手術治療。
5、早期休息制動,恢復期適當功能鍛煉。
預防
1、不要抽煙,喝酒,應該少吃甜食,油性和辣的食物。這些都會影響病情的發展。
2、平時一定要多喝水,經常喝一些綠豆湯,菊花茶之類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勤洗手,洗澡,保持衣服的干凈,保持良好的心態。
4、保持皮膚干燥清爽,汗腺通暢,是防止機體發生化膿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5、盡量房間干凈,不要有蚊子,昆蟲之類的,避免玻璃、釘子割傷刺傷以及水火燙傷等,防止感染。
6、患有瘙癢性皮膚病者,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擠壓排膿,以免炎癥擴散。
治療
1、如有休克首先治療休克。
2、如有出血,應立即止血。
輕微或中度出血,可采用加壓包扎或填塞法止血。四肢大血管出血,先上止血帶并準備盡快手術止血,術前應每30min放松止血帶1次。失血較多時,應及時輸液輸血。出血不止時,應緊急手術止血。疼痛較重者,可給哌替啶或嗎啡,也可給其他鎮靜劑、鎮痛藥。有骨折時,應適當固定傷肢。
3、有筋膜間隙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者,應及時處理。
4、嚴重閉合性挫傷的治療。
(1)早期在肢體周圍放置冰袋或作冷敷,待出血停止(一般在24~48h后),改用熱敷,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必要時,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 2)若水腫嚴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或小腿、前臂嚴重擠壓傷有肌肉功能障礙及動脈搏動減弱者,應早期切開減張,將皮膚、深筋膜和肌膜縱行多處切開,然后用生理鹽水紗布條疏松填上流。若中毒癥狀嚴重,保留患肢將危及生命,應考慮截肢。
5、開放性創傷,除表淺的擦傷及小的刺傷外,應盡早作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
(1)根據傷情、創口位位、大小及形狀,選用氨胺酮靜脈麻醉、局部麻醉、臂叢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或吸入麻醉。
(2)清創術步驟及注意點:①解除急救包扎,創口內暫時填塞無菌紗布,創口周圍先用肥皂水、清水(必要時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膚的血漬和污垢,剃除毛發。然后取出填塞物,清除創口內異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創口數次,拭干后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創口周圍皮膚,并輔以無菌巾。②除大出血外,不應在縛止血帶下清創,以免影響對組織活力的辨別。③充分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徹底暴露傷道。切開方向與肌纖維、大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一致,必要時在深筋膜切口兩端各加一橫切口,以解除其張力。④沿創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頭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⑤清除傷道內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致傷異物已進入深部組織,不宜尋找時間過長,以免損傷過多健組織或擴大污染范圍。⑥如發現神經或肌健損傷,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⑦徹底清創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并仔細止血。
軟組織損傷治療(3)創口縫合:按致傷原因、傷后時間、創口部位、污染程度及平戰時條件等,考慮創口應否作一期縫合。①傷后6~8h內經徹底清創后一般可行初期縫合。損傷6~8h以后清創者,可不作初期縫合而用生理鹽水紗布松填,待3d后無繼發感染時再作延期縫合。但不應機械地受時間限制,應根據創傷部位及性質等酌情決定。如受傷后24~72h內的頭皮、頸部及顏面部損傷以及胸、腹、關節腔等,雖受傷時間較長,如無明顯感染,清創后仍可考慮作初期縫合。若創面過大、組織破壞過多、污染嚴重或為戰傷,雖早期施行清創術,也不應作初期縫合。②頭部損傷經徹底清創后,創口不應有顱骨暴露,應用松動的頭皮覆蓋。面部損傷徹底處理后,爭取初期縫合,如有感染可能,可將皮膚作定位縫合。③手部傷不應使肌健和神經暴露,須用肌內和松動的皮瓣覆蓋。如創口較大不能縫合時,宜及早植皮。④較淺的貫通傷,如出入口接近,可將傷道間表面的組織切開,變兩個創口為一個,清創后可根據平戰時條件決定是否作初期縫合。傷道很深的貫通傷,須分別處理出入口,不應作初期縫合。⑤縫合時,應注意消除死腔,逐層縫合,縫后創口應無張力。
(4)清創后的處理:①行初期縫合的創口,必要時可置橡皮片引流,術后24~48h拔除。面部及手部創口不宜放引流。②縫合的創口,如有感染或出血現象時,應立即拆除縫線,以利引流或止血。如無感染的創口,可不更換敷料,待適當時間拆線。③未縫合的創口,如無感染,可在術后3~8d作延期縫合。有感染者,參照藥部分處理。④酌情應用抗生素,但創口內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⑤創面深、血循環差者,可酌情采用高壓氧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可用表皮生長因子(EGF)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促進愈合。創面大、愈合困難者,視情況植皮。
6、預防破傷風常規處理
(1)基礎免疫:兒童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作皮下或肌內注射,第一年2針,各0.5ml,間隔4~6周。次年再注射1針。15歲以上及成人用霍亂、傷寒、副傷寒甲乙菌苗、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皮下注射3針,分別為0.5、1.0、1.0ml,間隔2~4周。1年后再注射1ml。未用上述混合制劑免疫者,亦可用吸附精制破傷風類毒素皮下注射2次,各0.5ml,間隔4~8周。1年后再注射0.5ml。
(2)加強免疫:曾經基礎免疫者,可隔5~10年注射0.5ml。
(3)傷后免疫:經全程基礎免疫或加強免疫者,在未次注射1年半內受傷時,不需注射類毒素或抗毒素。超過1年半者,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0.5ml。開放性創傷或傷前未經全程免疫者,除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外,可酌情在創口周圍組織內或另一部位肌內注射精制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U。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