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關節脫位有哪些 關節脫位的癥狀表現介紹
關節脫位又叫脫臼或脫骱,是指組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脫位可分為先天性、外傷性、病理性和習慣性脫位四種。
關節外傷性脫位大都發生于活動范圍大、關節囊和周圍韌帶不堅強、結構不穩定的關節。在四肢以肩和肘關節常見,而膝關節少見,外傷只引起其韌帶撕裂。關節脫位常伴有關節囊的撕裂,有時還有骨折。成年大關節脫位,特別是完全性脫位,征象明確,臨床不難診斷,但仍需X線檢查以了解脫位的情況和有無并發骨折,這對復位治療是重要的。成年小關節脫位和骨骺未完全骨化的關節脫位,特別是不完全脫位,X線征象不明確,診斷較難,常需加照健側進行比較,才能確診。
常見的關節脫位有哪些
各個關節的脫位由于不同關節的解剖特點和外傷的性質與方向而有一定的脫位方向。下邊介紹常見的關節脫位:
1、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活動范圍最大,肩胛盂淺,關節囊與韌帶松弛而薄弱,易因外傷而脫位。分為肱骨頭前脫位兩種,以前脫位常見。肱骨頭前脫位時,常同時向下移位,位于肩胛盂的下方,稱為盂下脫位(圖2-1-21)。也可向上移位,位于喙突下方或鎖骨下分,分別稱之為喙突下或鎖骨下脫位。肩關節脫位常并發肱骨大結節或肱骨頸骨折。肱骨頭后脫位少見,只有側位才能發現肱骨頭在肩胛盂的后方,正位易漏診。
2、肘關節脫位
較常見,多因肘關節過伸引起,常為后脫位。尺骨與橈骨端同時向肱骨后方脫位,尺骨鷹嘴半月切跡脫離肱骨滑車。少數可為側方脫位,尺、橈骨向外側移位。肘關節脫位常并發骨折。關節囊及韌帶損傷嚴重,還可并發血管及神經損傷。
關節脫位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局部疼痛與壓痛
發生關節脫位后由于局部肌肉、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破損引起較劇烈的疼痛和壓痛。
局部腫脹
由于受傷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內血管破裂出血及軟組織損傷后的炎癥反應,關節脫位發生后短時內就會出現明顯的腫脹。
關節活動功能喪失由于正常的關節結構被破壞,關節失去樞紐作用,同時伴有軟組織嚴重損傷、疼痛和肌肉痙攣等,使損傷的關節失去可正常的活動功能。
畸形
與健側相比,關節脫位處可發現明顯的畸形,肢體形態異常,并可發生肢體展收、旋轉或縮短等畸形。
通過X線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脫位的程度、方向,以及有無合并骨折、陳舊性脫位,有無骨化性肌炎或缺血性壞死等。此外,脫位還可能牽扯和壓迫臨近的神經和大血管并造成損傷,檢查時應引起重視。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