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骨質疏松的三大原因 骨質疏松的護理方法介紹
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常見病,任其發展容易導致骨折及脊柱椎體楔形變,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正確認識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情演變及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對骨質疏松癥這樣的慢性病很有必要。那么,骨質疏松該如何治療?
造成骨質疏松的三大原因
1、過分減肥
如今不少都市女性過度追求苗條,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減掉了骨量,年紀輕輕就患上骨質疏松癥狀。專家同時也提醒一些年輕愛美人士:減肥太快易導致骨質疏松。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節食18個月以后,體重雖減了幾磅,不幸的是骨密度(體內的骨礦含量)也下降了。人身上適當的脂肪組織能通過生化作用轉化成雌激素等,增加腸鈣的吸收,促進骨的形成,防止骨質疏松。
另外,體瘦的人脂肪組織和肌肉較薄,當發生摔倒或受暴力作用時,易遭骨折危害。
2、更年期鈣質流失
婦女進入更年期(平均年齡是49歲左右)后,最大的生理變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絕經。雌激素減少帶來后果之一就是婦女骨骼中鈣質的大量流失,我國女性運動量相對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鈣攝入和吸收量不足,絕經后3至5年,平均每年會丟失2.5%的鈣,從而引發骨質疏松。據調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松率高達40%。
與女性相比,男性骨質疏松發生較早,往往自中年期(4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骨量減少,如果在這之后的十年內未能給予重視和防治,那么自50歲后骨量丟失就更為明顯,速度加快,易引起老年骨質疏松癥發生。
男性的骨架較女性大,橫斷面積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因此男性因骨質疏松癥發生骨折的幾率要低于女性。但不容忽視的是骨質疏松癥所致的疼痛、乏力卻比女性明顯,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所以,男性也要預防骨質疏松癥。
3、生活習慣
“一個是寸勁兒,再有跟女孩患骨質疏松有關。”專家說,現在年輕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年輕人患老年病的情況特別多,比如頸椎病,不但發病率增加,年齡也急劇下降,以前四五十歲才會得,現在二十多歲的患者很常見。一些白領白天整天對著電腦,晚上回家也上網,脖子全天處于僵硬狀態,時間久了,僵硬帶來的就是早期頸椎病和骨質疏松。
專家說,骨質疏松年輕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問題,青年男女缺少戶外運動;飲食習慣不好,挑食偏食,盲目節食減肥;經常喝碳酸飲料;精神壓力大,內分泌紊亂,影響鈣吸收;經常熬夜。
三大方法教你治療骨質疏松
法一:盡快調整生活方式
1 、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應減少用鹽量及減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臘味、罐頭食品等,可減少鈣質流失,減少富磷食物如可口可樂和酸性食物。
2、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每天抽出點時間曬曬太陽非常重要。
3、 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
4、 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法二:服用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1、鈣劑:我國營養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量),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mg。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約400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500mg-600mg。
2、維生素D:成年人推薦劑量為200 單位5μg/d,老年人推薦劑量為400-800IU (10-20μg/d)。治療骨質疏松癥時劑量可為800-1200IU(目前國內銷售的鈣劑和維生素D復合制劑中維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建議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應為30ng/ml(75nmol/L)以上,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應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酌情調整劑量。
如患者伴有腎結石及高尿鈣,則應慎用鈣劑及維生素D 制劑。
骨質疏松的護理方法:
1、心理護理
由于治療時間長、收效慢、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響,因而有情緒低沉、悲觀或煩躁、易激怒等負面心理。護士應與患者交朋友,應理解尊重他們,做到關心、耐心、細心,與他們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認真傾聽患者的感受,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和生活情況,對有心理問題的患者給以開導,幫助他們糾正心理失衡狀態,鼓勵他們參加社交活動,適當娛樂、聽音樂、冥想,使情緒放松以減輕疼痛。這樣不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癥狀,提高療效,促進康復,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
2、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的文化層次,不同年齡、愛好、生活習慣等人群,做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從生理、病理等角度了解OP的預防,發病機制和康復等問題,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調動機體內在的抵抗力,積極配合治療。所以,對骨質疏松患者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選擇有一定臨床經驗,并且熟練掌握骨質疏松癥相關醫學知識及健康教育方法的護理人員擔當護理干預。在治療過程中,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變化,知識掌握情況,并定期隨訪。從而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3、飲食護理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推薦的鈣攝入量作為指標,美國國家骨質疏松基金會資料顯示:80%的女孩和60%的男孩的鈣攝入不足以獲得正常的骨量,75%成人的鈣攝入量不足以維持骨量。中國人攝入量僅為需要量的半數。低鈣攝入是一個全球性的營養問題[。鈣有廣泛的食物來源,通過膳食來源達到最佳鈣攝入是最優先的方法。在飲食上要注意合理配餐,烹調時間不宜過長。主食以米、面雜糧為主,做到品種多樣,粗細合理搭配。副食應多吃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含鈣的食物有奶類、魚、蝦、海產品、豆類及其制品、雞蛋、燕麥片、堅果類、骨頭湯、綠葉蔬菜及水果。對胃酸分泌過少者在食物中放入少量醋,以增加鈣的吸收。含維生素D多的食物有魚類、蘑菇類、蛋類等。臘食中蛋白質應適量。近年有很多研究表明,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影響骨質疏松的因素。低蛋白質攝入提高了骨量的丟失,而過高動物蛋白質的攝入可提高骨折的危險性。一般情況下絕經期婦女每日攝入鈣1200-1500mg為宜。通過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調節飲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OP的有效、安全、經濟的措施。
4、運動指導
運動項目的選擇應依個體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體能等特點及運動史選擇適當的方式、時間、強度等。一般來說,年輕人宜選擇運動量大的體育運動,老年人宜選擇逐漸加量的力量訓練,強調戶外運動至少1h/d。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運動方案,采用散步、慢跑、爬樓梯和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身體能適應為原則,由小漸大,以輕度疲勞為限。運動強度要求適宜,根據心率判斷運動量,老年人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齡;或運動中出現身體發熱出汗、輕度疲乏、肌肉有酸痛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復,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運動量適宜。
5、用藥護理
指導患者根據不同的疏松程度,按醫囑及時、正規用藥,嚴密注意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掌握合理的用藥途徑,每種藥的用法、注意事項必須詳細告訴患者,如使用激素時要注意乳腺癌、中風和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預防。鈣劑服用最佳時間在晚上臨睡前比較好[18],因甲狀旁腺介導的骨吸收主要發生在晚上空腹時;服用鈣劑要多飲水,減少泌尿系結石的機會。繼發性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較慢,在服藥的同時,提醒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免影響療效。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a>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