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的并發癥別忽視 腰肌勞損有四個治療方法
腰肌勞損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從白領人群到老年人,患病率越來越高。治療腰肌勞損并不難,但病情容易反復,導致疼痛加劇。因此腰肌勞損治愈后的康復練習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用腰習慣,生活中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正確姿勢。長期坐著辦公和學習的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椅子高度要合適,調至雙腿屈膝90度時,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腰部不必挺得太直,適當后傾為宜,與大腿平面保持100度~110度。最好使用一個腰部有突起的靠墊為腰部提供支撐,緩解壓力。沒靠墊時,臀部要把椅面坐滿,讓腰椎有依靠,千萬不要懸空。
避免過度勞累。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出現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要勞逸結合。要注意腰部的保暖,防止腰部受風寒。
適度運動。最好選擇強度適中的運動,量力而為,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運動強度過大也可能損傷腰椎。太極拳、五禽戲、健身操等傳統健身方法也是不錯的選擇。
鍛煉腰背部肌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簡單的腰部保健操,如“燕子飛”動作,人呈俯臥位,在腹部墊一個枕頭,雙手背向放好,頭盡量向上翹,然后放松。做這個動作時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也可以仰臥在床上,去掉枕頭,頭部用力向后頂床,做抬起肩部的動作。
腰肌勞損的四個并發癥
1、腰間盤突出癥或者腰椎狹窄癥:腰肌勞損患者如果反復發作,長此以往,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癥或者腰椎狹窄癥,這是腰肌勞損并發癥中較為嚴重的。
2、腰肌筋膜無菌性炎癥:長期彎腰或者長期坐位工作的人,腰背肌長期處于牽拉狀態,這樣久了就會出現痙攣、缺血、水腫、粘連等,有人稱之為無菌性炎癥。
3、積累性損傷:如果腰部肌肉的韌帶受到了大力的損傷,就會引起小范圍的纖維斷裂、出血和滲出。這些組織易受到牽拉、壓迫內在神經纖維,從而產生腰痛。
4、急性腰扭傷:當出現了急性腰扭傷,并且在急性期治療的不是很徹底,受到損傷的肌肉、筋膜、韌帶修復不完全,就會產生較多瘢痕和粘連,使得腰部功能減低,并且容易出現疼痛,腰肌勞損患者因此常常會感覺到腰部沒有力氣,特別是在陰雨天腰酸背痛。
腰肌勞損有四個治療方法
1、按摩療法:
(1)以掌根和拇指撥揉腰椎兩側肌肉數次,達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陽性反應點”及居髎、環跳、腎俞、志室、大腸俞、委中穴,每穴按壓2分鐘可反復數次。接著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側臥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數次,使局部產生溫熱感,同時配合腰部側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側,再扳健側。有下肢放射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袞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陽陵泉、絕骨等穴。對于脊柱側彎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牽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陰交、復溜、承山、委中等穴掐點揉按各數十次,尤其對“陽性反應點”一條索狀壓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陽陵泉,背部加昆侖、委中。因損傷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彈撥膝后、腘窩處的肌腱數十次,用力并應產生酸脹熱感,平時在坐位休息時可用木棍頂在委中穴,每10分鐘左右輪換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屬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撥揉腰椎兩側(痛點處)20~30次,其間按壓天樞、氣海各一分鐘,捏拿小腿后側(腓腸肌一帶)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針療法:患者仰臥,術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彈撥左足昆侖穴,當彈撥右足昆侖穴時,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壓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動,彈撥時術者感覺指下有一根筋在滾動,而患者感覺麻痛或有觸電感向足心放射,兩側穴各彈撥三次。(注意:只出現痛未出現觸電者,腰痛可減輕,而不能消除,必須出現觸電樣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療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戶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門→腰陽關一段,腎俞→腰根、委中刮拭,再刮膈俞,三陰交穴。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