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煩躁是頸椎病爆發根源 預防頸椎病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損傷和頸椎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內外平衡失調所致,可壓迫或刺激頸部血管、交感神經、神經根和脊髓而引起頸、肩、上肢、頭部疼痛等癥狀,有時甚至導致肢體功能障礙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及其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勞損和外傷等原因加速了這種退行性變的過程。故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尤以長期從事伏案工作或有頸部損傷史者更為多見。運動療法對于輕、中度頸椎病的患者及頸椎手術恢復期的康復顯得十分重要,而且對預防頸椎病復發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6個原因會引爆頸椎病
1、心情煩躁
研究表明,多愁善感、脾氣暴躁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注意保持健康、快樂、平和的心情,讓自己遠離頸椎疾病。
2、在家上網、看電視時間增多
相比戶外運動而言,冬季人們更愿意待在室內上網、看電視,活動時間大大較少,而頸椎病也就乘虛而入。專家建議即使在室內時,大家也不妨多安排一些就地取材的“運動”,比如仰臥起坐、擦擦窗戶、遠眺等,充分運動頸部、背部肌肉,保持頸部血液暢通。
3、夜生活豐富,睡眠減少
從生活習慣來講,夜間娛樂生活較多的年輕人,睡眠時間大大減少,白天疲勞的頸椎,夜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恢復,日積月累導致很多年輕人頸椎疼痛。
4、睡眠中翻身次數增多,導致落枕
睡覺時,有些人會頻繁的翻身,相信不少人都有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睡在床的另一邊的經歷。頻繁的翻身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落枕,帶來頸椎疼痛。
5、午休不良姿勢傷頸椎
對于沒有條件中午在床上睡覺的,最好不要枕著胳膊埋頭趴在辦公桌睡覺。因為埋著頭會導致頸椎的曲度與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肩頸部的肌肉也會因長時間保持一個非常態的姿勢而僵硬,所以很容易患頸椎病。而且長期壓迫手臂和臉部,會影響正常血液循環,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酸痛。
6、椎間盤突出
由于患者的鉤椎關節、后關節增生,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可壓迫或刺激神經根、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引起相應癥狀。也有可能是椎間盤變薄引起頸椎不穩時,其周圍韌帶常受異常應力的牽扯,致其附著點損傷引起骨贅增生。
頸椎病的自我保健有哪些?
1、適當增加工間休息
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選擇合適的枕頭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習慣仰臥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臥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3、防止外傷與落枕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4、加強頸部的鍛煉
加強頸部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方法是:雙手叉腰,放慢呼吸,緩緩低頭使下巴盡量接角第一領扣;再仰頭,頭部盡量后仰;隨后是左、右歪頭,耳垂盡量達到左右肩峰處;左右轉頸,頦部盡量接觸肩峰。上述動作,可按節律(默數到6)反復6次。另外,經常做擴胸、旋肘、拍肩運動,也有好處。
5、搓腳掌有利治病
雙腳大拇趾根部內側橫紋盡頭處為人體頸椎反射區。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療頸椎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輔以一些必需的藥物治療,頸椎病可以在短期內得以明顯的緩解。你的頸椎病的原因并沒有解除,對椎動脈的壓迫還在那里,所以還會有一些不舒服,這需要長時間的保養。
預防頸椎病方法有哪些?
一、選擇合適枕頭
枕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人體頸椎正常的生理曲線,保證人體在睡眠時頸椎的生理弧度不變,所以枕頭的高低、長短、軟硬等和頸椎健康關系密切。習慣仰臥的人,適合用較硬枕頭,枕頭的高度應在5~10厘米;習慣側臥的人,適合用中等硬度的枕頭,枕頭高度應在10~15厘米。
二、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
頸椎病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尤其是辦公室一族比較容易患上的疾病,年輕化明顯。頸椎病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因此預防工作不容忽視。預防頸椎病,日常生活中應該糾正不良的姿勢和習慣,讓頸椎的負擔不過重。防止持久的單一姿勢,避免肌肉疲勞是一大原則。注意端正頭、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三、保持樂觀精神
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即使是那些已患有此病的患者們,也要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比如,可以聽一聽一些令人興情歡愉歌,可以隨著音樂,活動一下脖子。
四、均衡飲食
頸椎病屬于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上頸椎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傷害,對平時的生活也有著不小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注重自己平時的健康,做好對頸椎病的預防工作。要合理的用膳,均衡膳食。頸椎病患者平時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