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骨折術后要注意些什么
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可避免術后發生廢用綜合征,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體畸形,對髕骨骨折固定復位后患者極為重要。髕骨骨折內固定術后應以主動功能練習為輔,注意動作協調、循序漸進,活動量由少到多,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切忌采取任何粗暴的被動活動。
踝泵練習
康復程序為
手術當天麻醉過后,要求患者活動足趾——用力、緩慢、盡可能大范圍地活動足趾,對于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的意義;
術后第1天,可嘗試股四頭肌收縮練習,并進行踝泵練習;
后第2天,患者可持拐下地行走,但只是去廁所及必要的日常活動;
術后第3天,后抬腿練習,方式為俯臥位,后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
術后1、2、3周,要繼續練習踝泵及股四頭肌力量。要特別注意4周內絕對不可以進行直抬
腿練習;
術后4周,根據情況由醫生決定開始關節活動度練習,屈膝練習時在0°-60°的范圍,如有關節內有明顯的發熱、發脹感,即刻冰敷20分鐘左右。如平時有關節內明顯的發熱、發脹感,可再冰敷,2-3次/日。開始使用單拐,扶于健側行走,如關節無明顯不穩,室內行走可以脫拐。
術后5周,屈膝關節練習達60°。
術后6周,屈膝關節練習可達70°,睡眠時可不戴夾板,完全脫拐行走。
術后7周,屈膝關節練習到80°,可考慮去除夾板,但要以X線的檢查結果決定。
術后8周,去除夾板,屈膝關節練習到90度。
術后9周,屈膝關節練習到100度。要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在功能恢復中,不能忽視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
髕骨骨折保守治療的護理
髕骨骨折后如果關節腫脹明顯、積液較多,應在嚴格無菌條件下抽出膝關節內的積血積液。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再用直夾板固定4周,抬高患肢臥床休息。可直腿下地行走,每日行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
傷后4~5周,每天去夾板練習屈膝到50°,每天10分鐘,時間不要太長,一次即可。練習完后將夾板帶上。
傷后5~6周,每天屈膝練習到60°,練習時間和次數同上。練習完成后帶上夾板。
傷后7周:屈膝關節練習到80°,可以考慮去除夾板,但決定前應先拍X線片。
傷后8周,徹底去除夾板,屈曲關節可以達到90°。
傷后9周,屈曲可到100°。
傷后9周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的膝關節活動度。
在功能恢復中,同樣不能忽視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其功能訓練可以參照“常見運動創傷康復治療總論”。
(責任編輯:嚴曉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