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也會引起高血壓
在治療頸椎病的過程中,很多由頸椎病引發的癥狀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對患者造成很大傷害。如果患者出現以下幾種頸椎病癥狀,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就醫。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頸椎病癥狀食道癌:有的老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后又覺吞咽困難,間斷發作,時輕時重。患者曾被懷疑為食道癌,但胃鏡檢查正常,后經CT掃描顯示為頸椎病。
頸椎病癥狀高血壓:頸椎病可致血壓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見,稱頸性高血壓。這與骨質刺激交感神經有關。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表現。
頸椎病癥狀心絞痛或胸膜炎:乳房疼痛,開始感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系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根所致。疼痛易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胸膜炎。
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患者上肢麻木、疼痛無力,頸部癥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還伴有尿頻、尿急、排尿不凈或大小便失禁,系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刺激所致。
視力障礙: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等。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有關。
頸椎病癥狀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突然摔倒,是由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引起的。患者常在行走中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倒地后因頸部位置改變而清醒并站起,容易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