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5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即股骨頭不在髖骨臼窩里,或容易從里面滑出來。此病有家族遺傳特點,女孩發病比男孩多。該病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均發現髓關節一側或雙側脫位或不牢固,關節周圍的纖維囊軟弱,或骨臼窩狹窄。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癥狀有: 1、跛行。 2、患肢后側臀下的皮膚褶皺比正常肢的皮膚多一些。髖關節不牢固的孩子,在出生后很快就能恢復。如果孩子髖關節異常,在2周時得不到恢復,可以采取夾板固定的辦法,使孩子的股骨頭固定在骨窩里面。夾板一般戴2至4個月。當去掉夾板時,髖關節理應恢復正常。到下次例行檢查時,如果孩子的脫位還沒有恢復,只好開始長達幾周時間的股骨頭牽拉的辦法,強使股骨頭進入骨窩。牽拉后,孩子必須戴夾板或打石膏,堅持幾個月。如果在孩子走路后才發現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越早越好,如果在嬰兒期治療,孩子將來走路正常,也不會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響。但是如果耽誤了治療,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髖關節炎。新生兒應做髖關節超聲檢查,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病率為1/1000,但多數父母要到孩子走路時才能發現這一缺憾,此時雙側髖關節已脫節。有骨科專業醫生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效仿國外,新生兒出生時用超聲波進行排查,盡早處理。
發病率女比男多,左比右多。芳芳2歲時,父母發現她在走路時的姿態像鴨子般的左搖右擺。剛開始時由于孩子年紀小,以為步還沒走穩,而且孩子也沒說關節疼痛,并就沒有注意,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大,步態依然怪異,結果醫生診斷芳芳的情況屬于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雙側髖關節都有脫位的現象。骨科醫生介紹: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四肢畸形的疾病。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在臨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見,這主要受遺傳因素、子宮內機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別及早期嬰兒生活照顧方式如出生后對嬰兒的包裹方法等多項因素影響。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