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過度可導致骨髓炎發生 骨髓炎應該如何預防?
骨髓炎是由一種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細菌侵入機體而致的一種化膿性感染病,并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單純骨髓發炎,而是指整個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均受細菌感染而產生的一系列病變,因此單稱骨髓炎也不恰當,而應稱為骨、髓炎。但由于“骨髓炎”這個名稱習用已久,所以臨床上仍以“骨髓炎”命名。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骨髓炎的中醫學中屬于“附骨疽”或“附骨流毒”。
臨床上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1、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表現為一段骨干或整個骨干的進行性、廣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變。因炎性反應的刺激,導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有竇道形成等。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膿菌由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灶進入血流傳播并定位于骨組織而引起的炎癥。它的病理特點是骨質破壞、壞死和反應性骨質增生同時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3、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而發生的結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竇道的形成。
4、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
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常繼發于開發性骨折,隨著現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筑的工傷事件的發生,呈上升趨勢,屬高能量骨折后的常見并發癥。其特點是,感染的病灶始終以骨折部位為中心,向兩端發展蔓延,同時多在骨折部位形成死腔。而在其骨與軟組織形成膿腫,常反復破潰,成為長期不愈的竇道。這也是慢性骨髓炎開始的標志。
5、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大多發生于手術中,由于醫務人員過分依賴抗生素而放松無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細菌的侵犯。復雜大手術的實施,使患部有機會接觸細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確使用和不及時有效的治療所造成的骨內感染,就是醫源性骨髓炎。
骨髓炎的治療偏方
白藤木賊草
組成:白藤、五香藤、木賊草、虎杖、獨定子各等量。
制用法:各藥共研成細末,取適量加熱水拌凡士林,用紗布裹藥包敷患處。
附注:此方用于化膿性骨髓炎。
萍鰍膏
組成:鮮萍全草、活泥鰍。
制用法:泥鰍用水養24小時,保留體表粘滑物質,洗后再用冷開水浸洗1次。將鮮萍、泥鰍一起搗爛敷患處,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
紅藍藥捻
組成:白砒、明礬、雄黃、乳香、朱砂、冰片。
制用法:將砒礬二藥研成細末,置入小罐內煅至青煙盡,白煙起時,停火放地一宿,取出研末加朱砂、雄黃、乳香、冰片共研細末,米糊為條。用時取藥條塞入竇道,瘺管。
功效: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骨髓炎應該如何預防?
1、在感冒發燒期間,體溫不可超過38.5度,此時要盡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燒類針劑靜脈點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熱解毒、發汗解表類中成藥內服,將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細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2、在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或手術后感染中,瘡臃腫毒即褥瘡等疾病的發作時,一定要及時準確地對癥治療處理好,控制住細菌進一步的入侵,此時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類藥物靜脈點滴(也可以用大劑量的清 熱解毒,涼血活血,排毒拔毒類中藥內服外用)使患者體內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體外或消散。
3、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勞過度,過于勞累會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時細菌可乘虛而入導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4、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發生,治療期間切不可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藥物,此類藥物使用不當則易加速骨質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障礙,甚至引起骨壞死。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腰酸疼白天輕晚上重是怎么回事
2024-10-22患上腰間盤突出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伊可新適合從多大年齡開始給寶寶服用
2024-10-22孩子缺鈣能否通過打鈣針補充
2024-10-22如何實現科學有效的補鈣
2024-10-22幼兒怎樣科學有效地補鈣
2024-10-22足跟疼有哪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2024-10-22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小劑量激素治療有嚴
2024-10-22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