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有哪些癥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如果說起關節脫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是什么,其實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脫臼,這種情況多是因為暴力作用而導致,關節脫位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節脫位有哪些臨床表現,了解一下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關節脫位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關節脫位的表現,一是關節處疼痛劇烈,二是關節的正常活動喪失,三是關節部位出現畸形。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脫位后,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這會給人帶來很大的身體和心理創傷。
臨床表現
關節脫位具有一般損傷的癥狀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受傷后,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脫位通常影響活動的關節,如踝、膝、髖、腕、肘,但最常見的是肩和手指關節。不活動的關節,如在骨盆的關節,當使關節固定在一起的韌帶被牽拉或撕裂時,也能被分開。椎骨的脫位如果損害神經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顯著的椎骨間脫位,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1、一般癥狀
(1)疼痛明顯。
(2)關節明顯腫脹。
(3)關節失去正?;顒庸δ?,出現功能障礙。
2、特殊表現
(1)畸形
關節脫位后肢體出現旋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
(2)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窩空虛
關節脫位后會導致人體關節窩空虛。
治療
1、治療原則
傷后在麻醉下盡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
2、治療步驟
(1)復位
以手法復位為主。
(2)固定
復位后,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他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3、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關節脫位,應讓病人受傷的關節安靜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適的位置。盡可能在進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醫。注意的是,在為病人脫衣服時,應先脫正常一側的,再脫受傷一側的,穿衣服時則反之。
(1)肩關節脫位
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位有下面幾種。
①希氏法
傷員仰臥位,術者立于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窩部,于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后,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并漸向軀干靠攏復位。
②牽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后,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復位后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后,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
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
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旋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旋后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噹业跚氨圻m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
①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并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
③復位后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④解除外固定后應繼續鍛煉髖部肌力,并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范圍。
(5)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后,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腰酸疼白天輕晚上重是怎么回事
2024-10-22患上腰間盤突出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伊可新適合從多大年齡開始給寶寶服用
2024-10-22孩子缺鈣能否通過打鈣針補充
2024-10-22如何實現科學有效的補鈣
2024-10-22幼兒怎樣科學有效地補鈣
2024-10-22足跟疼有哪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2024-10-22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小劑量激素治療有嚴
2024-10-22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