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折忌大量進補骨頭湯 小兒骨折的中醫飲食原則
針對小兒骨折,現在很多患者或家屬認為需要大量進補,吃很多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確不知如果不注意反而會影響小兒骨折的愈合的。那么我們不想小兒小兒骨折越來越嚴重那么就要避免吃以下這些食物。
小兒骨折要避免吃這些食物
第一、忌大量進補骨頭湯:
骨的愈合主要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體內骨膠原增加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由于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因此大量進補骨頭湯會使人體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對小兒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長期臥床的小兒骨折患者過量進補骨頭湯還可能誘發血鈣增高、血磷降低等癥狀。
第二、忌盲目補鈣:
對于大部分小兒骨折患者而言,只要根據病情和醫生囑咐,加強鍛煉,有規律地運動,便能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加速小兒骨折的愈合。盲目補充鈣質并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第三、忌單一進補:
小兒骨折患者傷處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而機體修復受傷組織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單一攝取某一種營養物質弊大于利。
第四、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小兒骨折患者多因固定傷處而活動受限,加上傷處腫痛,心情憂郁,因此往往食欲缺乏,時有便秘。因此,養病期間的飲食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利于通便,忌食等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五、忌少喝水:
大多數小兒骨折患者都行動不便,因此,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是能少喝水就少喝,以減少小便次數。此類患者特別是臥床患者,由于活動較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潴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因此,臥床小兒骨折患者應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小兒骨折的中醫飲食原則
小兒骨折早期飲食宜選有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食物。如蔥、韭菜、芥菜、螃蟹等,后期屬虛,飲食宜選有助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的食物。如枸杞子、鵪鶉、豬肉、龍眼肉、栗子、黑豆、羊肉、豬骨等。
早期(1-2周)飲食原則: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消腫散瘀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飲食配合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等。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并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3-7周)飲食原則: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后期(8周以上)飲食原則:此期通過補益肝腎、氣血,舒筋活絡,強筋壯骨,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靈活運動康復。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張氏養血舒筋露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余兩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小兒骨折的食療偏方有哪些?
1、益壽鴿蛋湯。枸杞子10克,龍眼肉10克,黃精10克,鴿蛋4個,冰糖10克。三味藥物置鍋中同煮至熟加蛋即成。每日1次,連服7日。用于后期。
2、牛膝酒。牛膝煎好去渣,取汁,部分藥汁浸糯米,待糯米蒸熟后,將另一部分藥汁拌和甜酒曲加入,于溫暖處發酵成甜酒即成。每日2次,每次取50克煮食。用于骨折中期。
3、三七蒸雞。雞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搗細)適量。將三七粉、冰糖與雞肉片拌勻,隔水密閉蒸熟。1日分2次食完。用于骨折初期。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雞胸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2膝蓋疼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種鈣片的補鈣效果較為理想?
2024-10-22坐月子肩膀受風怎么辦?
2024-10-22女兒骨折貼膏藥后手指起包是何原因
2024-10-22孩子沒精神、臉色蒼白且腿關節疼的原因
2024-10-22五個月寶寶是否需要補鈣
2024-10-22懷孕兩個月為何會腰酸背痛?
2024-10-22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