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三大病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眾所周知,由于我們生活的環境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因此,在我們身邊就出現了很多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其中的一種疾病。在醫學上,關節炎有很多種,其中尤其以類風濕性關節炎高發,對于此一定要注意,此病危害性極大,有可能會致殘。所以,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三大病因
1、細菌因素
對于類分濕的發生,很多情況就會因為細菌的發生有關系,因此,在生活中就要小心了。相關的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為RA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A組鏈球菌長期存在于體內成為持續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就是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支原體所制造的關節炎動物模型與人的RA相似,但不產生人的RA所特有的類風濕因子(RF)。在RA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提示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可能與RA的起病有關,但缺乏直接證據。
2、遺傳因素
假如自己的父輩發生類風濕,那么你會患上這樣疾病的概率就會很高。本病在某些家族中發病率較高,在人群調查中,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4與RF陽性患者有關。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HLA研究發現DW4與RA的發病有關,患者中70%HLA-DW4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可能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3、病毒因素
出現病毒在我們生活中其實也會是很少見的,由于也會很容易引發類分濕的發生。就會出現RA與病毒,特別是EB病毒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注意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RA不同,RA病人對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體,但到目前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發現EB病毒核抗原或殼體抗原抗體。
一般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都會出現關節腫痛等癥狀,這不僅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在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學習,對于患者來說,及時的接受治療是很關鍵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金制劑、青霉胺、氯喹、左旋咪唑、免疫抑制劑、氨甲蝶呤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
2、免疫凈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采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
3、康復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情緩解期可進行功能康復治療,從而增加關節的活動性、靈活性,防止畸形。功能訓練要講究循序漸進,開始可在床上運動,逐漸下床活動,繼而可散步、騎車、打太極拳等。
4、外科治療
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手指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手指類風濕性關節炎后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同房后腰痛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什么是職業性骨骼肌肉疾病
2024-10-21兩膝關節隱痛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1鳩江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滑膜炎犯了走路不能屈伸與中午喝酒有關
2024-10-21港口地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夏天補鈣是否存在吸收不佳的情況?
2024-10-21東山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a>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