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特征有哪些? 扁平足的手術治療方法
扁平足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但是真正了解該疾病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少有人重視該疾病的發生。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扁平足的特征是什么,該怎么治療和預防,希望大家都能夠及時的發現該疾病的存在。
扁平足的特征有哪些?
1、扁平足只是足弓看上去很平,大概7%的人有這個問題,孩童期基本沒多大影響,多數到青中年或比較肥胖才會有癥狀。和扁平足相關的病則叫“平足癥”,表現為腳內側緣痛或后跟痛、走遠路乏力等。病因可能源于肌肉痙攣,亦可能是骨頭的結構異常。它的危害不止疼痛那么簡單,既會導致運動受限,還會引起足部其他關節甚至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的連鎖反應,如發生炎癥、變形等。
2、扁平足其實就是指足弓的降低和消失,會影響正常的走路。有遺傳性的先天性平足,也有穿鞋不當造成的后天性平足。
后天性平足的主要原因是鞋跟,任何高度的鞋跟都會使人體重心前移,增加足弓的壓力,造成足弓高度降低,不但會加重平足,而且會直接導致扁平足。
3、足部血管神經受壓,走路走的時間久或者站得久就會比一般人累。同時,因為足底變平,使人的下肢對全身的支撐機能明顯降低,身體的重心偏向內側,由此迫使全身和脊柱的機能都發生改變。因此,小小的扁平足對人的健康,尤其是體力和耐久力照樣會有明顯不良影響。
扁平足的手術治療方法
手術是治療扁平足常用的方法,適用于站立、行走受到嚴重影響的患者。扁平足的手術治療方法有:
1、趾長屈肌腱轉移術
適用于扁平足畸形伴有脛后肌腱功能障礙患者。常用來轉移的是趾長屈肌腱,手術時將趾長屈肌腱在合適的地方剪斷,然后將一端縫在另外一條名為拇長屈肌腱的肌腱上,再在舟骨結節上鉆一個垂直小孔,另一端就從足底穿過這個小孔并縫到趾長屈肌腱上或縫到舟骨結節四周的軟組織上,固定時趾長屈肌腱需保持足夠的張力。
2、跟骨內側移位截骨術
此方法是將外翻的腳后跟在跟骨后部截骨并移至小腿負重軸下面融合固定。手術時在腳后跟的外下方、跟骨結節的外側,以垂直于腳底面45°的方向將跟骨結節部截下,然后用螺絲釘將截下的跟骨結節,在垂直于截骨平面稍偏向外側的方向固定于跟骨上。
3、外側柱延長術
手術時將部分跟骨表面的關節軟骨截掉,然后在髂骨上取10~15mm的骨頭并將其固定在外側柱。外側柱延長可將改善腳前部和腳后跟向外撇的畸形改變,也可恢復內側足弓的高度。
4、關節融合術
適用于肥胖的扁平足患者,術后效果較好。
扁平足應該怎么預防?
1、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保暖性好的鞋襪
是常見的預防扁平足的方法,如棉鞋、毛巾襪,既暖和又舒適,很適合小兒穿用。而球鞋、膠鞋、皮鞋保暖性能差,散熱快,容易凍腳,故不宜穿。鞋襪的尺寸要稍大一些,腳與鞋之間應稍有間隙,以利空氣隔熱,增加保暖性。
2、常換洗和晾曬鞋襪
小孩好動,腳易出汗,鞋內最好放置鞋墊,以吸潮汗減少熱的散發,并常換常曬,以保證鞋的干燥、暖和。雨雪天鞋襪弄濕后,要及時給子調換,對預防扁平足十分重要。
3、合適的運動可減少扁平足
孩子的足部要健康發育,運動十分重要,同樣是常見的預防扁平足的方法。近年來兒童扁平足問題比20世紀80年代上升約20,比較明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缺乏鍛煉。兒童應該多做一些運動,如足尖運動、腳趾抓玻璃球運動以及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運動,以改善足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促進足弓的發育。此外,家長也要多留心兒童平時的姿勢,特別是合并有“內八字”腳或X形腿的兒童,喜歡跪坐及W形坐的兒童,父母應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姿勢,從而有效地減少兒童因足部功能性問題而引發的后遺癥。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同房后腰痛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什么是職業性骨骼肌肉疾病
2024-10-21兩膝關節隱痛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1鳩江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滑膜炎犯了走路不能屈伸與中午喝酒有關
2024-10-21港口地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夏天補鈣是否存在吸收不佳的情況?
2024-10-21東山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