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人群該如何運動? 專家:輕柔為主慎防跌倒
中國社會老齡化的迅猛趨勢,慢性病人群如慢性腎病、風濕病、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在不斷攀升,使得骨質疏松的危害日益嚴峻。數據顯示,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致死率已達20%、致殘率高達50%。骨質疏松的預防應該盡量前移,調整飲食、積極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基礎措施。那么骨質疏松的老年人應該如何科學運動呢?骨質疏松人群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運動為宜?家庭醫生在線特地邀請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運動醫學科專科主任李衛平教授為廣大網友解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可發生在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還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年齡的增長,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腎病、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腫瘤等等)的影響,都會導致骨量悄悄地、不斷地流失,骨骼變得疏松、易脆,很容易骨折。骨質疏松容易骨折所以還是少運動好了?事實并非如此,積極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基礎措施。那么骨質疏松人群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運動為宜?
骨質疏松鍛煉以輕柔運動為主
“老年人整個身體的機能都處于一種退變的階段,骨頭會出現骨質疏松,骨小梁也變得比較脆弱,肌肉、關節、韌帶也都處于一種活動度比較差、韌性比較低、脆性比較大的一種階段。因而骨質疏松人群的運動都要以輕柔的,適合年齡較大特點的運動為主。當然有個別年紀大的人并沒有患上骨質疏松,他們活動可能比年輕人還要勇猛,也許進行較激烈的運動不會發生意外。但對于更加多人來說,還是建議,平常不要進行過于激烈或者難度較高的體育活動?!崩钚l平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
李衛平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運動醫學科??浦魅?/strong>
骨質疏松人群可選擇緩慢散步
據介紹,日常生活鍛煉,相對緩慢步行較為適合骨質疏松人群。但應注意選擇較為平坦的地面,因為只要地上有點不平整就容易出現意外,比如絆一跤或者扭傷摔倒在地,骨質疏松患者就有可能出現骨折。避免摔倒對骨質疏松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避免摔倒的同時,也應該注意避免滑到,當骨質疏松患者滑倒到地上時,容易出現腰椎的壓縮性骨折,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損傷。
所以骨質疏松人群在選擇體育活動時,都要以不超過身體基本承受能力、能夠活血、能夠保持肌肉有一定活動量的鍛煉方式為宜,不主張太激烈的體育活動。
專家簡介:
李衛平教授現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運動醫學科??浦魅?。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國家衛計委骨關節內鏡診療技術專家組專家、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副秘書長,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下肢運動創傷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講師團高級講師、中華骨科學會關節鏡外科學組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骨科專家委員會委員,APKASS(亞太地區關節鏡與運動醫學協會)中國區執委兼下肢關節鏡委員會主席,SICOT(世界骨科協會)中國區運動醫學分會常委,ICRS(國際軟骨修復協會)中國區常委,ISAKOS-CHINA秘書長兼華南地區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李衛平](https://img.familydoctor.com.cn/uploadimg/kuweb/2020/07/02/11/3ef9420f73010000ab70590847c20000.jpeg)
- 擅長疾?。?/dt>
- 運動醫學、四肢關節損傷及病變的防治,尤其在關節微創技術(關節鏡)下關節組織重建、修復的臨床應用有深入... [詳細]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同房后腰痛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什么是職業性骨骼肌肉疾病
2024-10-21兩膝關節隱痛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1鳩江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滑膜炎犯了走路不能屈伸與中午喝酒有關
2024-10-21港口地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夏天補鈣是否存在吸收不佳的情況?
2024-10-21東山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