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術后該怎么吃?補充這4種營養,必不可少!
相信很多的醫生,無論是在診所還是在病房,經常被問到以下的問題,骨科手術后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什么?那么患者在手術之后應該怎么吃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骨科手術后該怎么吃?補充這4種營養,必不可少!
1、 高蛋白的食物
蛋白質可以幫助傷口恢復健康,降低感染風險,像是瘦肉、雞肉、牛肉、肝臟、奶酪、牛奶、雞蛋、魚、貝類、大豆、豆制品等。
2、 高糖食品
手術之后的傷口愈合離不開機體提供的足夠能量,糖是機體的能量供給者。術后適當食用含糖的水果,不僅可以增加身體的能量供應糖,還可以吸收足夠的維生素。
3、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微量元素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幫助傷口更快的恢復健康。像是玉米、大豆、蘿卜、堅果、肝臟、海帶、海鮮、肉類、全谷類等。進行手術后適當補充鈣也是必要的。高鈣食品包括牛奶、海帶、蝦皮、豆制品、蔬菜等。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品種,如卷心菜、油菜、茴香、香菜、芹菜等。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動物骨骼中鈣含量也很高,但大量食用骨湯對骨折愈合的作用不大,甚至可能延緩骨折愈合。其實,受損骨的再生主要依賴于骨膜的成骨,骨膜只有在膠原蛋白提高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4、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A可促進皮膚上皮細胞增殖,促進術后創面恢復健康,一般存在于魚油、胡蘿卜、西紅柿、深綠色蔬菜等食品中。而且維生素能夠維持動物的生殖功能,可以幫助傷口恢復健康。而且維生素E和維生素C在一起使用時,能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谷類、綠葉蔬菜、蛋黃、堅果、肉類和奶制品。
總之,骨科患者的早期階段應該是飲食清淡、營養豐富的階段。合理的營養飲食不僅可以增強營養,促進骨折愈合和疾病恢復健康,而且可以避免營養過剩,增加不必要的熱量。術后患者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為原則。特別重要的是要注意,維生素不容易從食物中獲得,必要時可以用藥物補充,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朱利祺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三個月孩子從未用手指指物正常嗎?
2024-10-21清澗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肇源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一年前腳踝扭傷未愈且不靈活,想做核磁
2024-10-21老公腿畸形個子小不知是否 O 型腿,
2024-10-21布洛芬對懷孕有何影響?
2024-10-21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
2024-10-21宿松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a>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