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揭秘:了解這一常見手部不適及其防治方法
作為醫療工作者,我們經常接觸到因各種日常活動而受傷的患者。其中,一種名為“媽媽手”的病癥尤為常見。那么,什么是“媽媽手”呢?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這一概念,包括其定義、特征、成因、影響以及護理方法。
一、媽媽手的定義與特征
“媽媽手”,醫學上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由于大拇指和腕關節使用過度,以及用力不當而引起的。它并非母親的專屬病癥,任何長時間重復使用手腕和大拇指的人都有可能患上。其主要特征為手腕部拇指側的疼痛與腫脹,尤其是在進行抓握、扭動等動作時,疼痛會明顯加劇。
二、媽媽手的形成原因
1. 過度使用:長時間抱孩子、做家務、使用電腦等重復性手腕動作,都可能導致媽媽手的發生。
2. 用力不當:在提重物或進行其他需要手腕力量的活動時,如果用力方式不正確,也容易引發媽媽手。
3. 生理結構:部分人的腕部結構可能更容易受到這種損傷,如橈骨莖突較長或腱鞘相對較狹窄。
4. 其他因素:孕期及產后的激素水平變化、關節松弛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三、媽媽手的影響與護理
1. 影響:
* 疼痛:持續的手腕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 活動受限:由于疼痛,患者可能不敢用力抓握或扭動手腕,導致某些活動無法進行。
* 心理壓力:長期的疼痛和不適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影響情緒和生活質量。
2. 護理與治療:
* 休息與冷敷:初期癥狀出現時,應立即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動,并用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
* 佩戴護具:使用手腕護具或夾板來固定和支撐手腕,減少進一步損傷。
* 物理治療:如超聲波、電療等,可以幫助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 手法治療:專業的按摩和拉伸手法,有助于放松緊張的肌肉和肌腱。
* 藥物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非處方止痛藥或外用消炎藥膏來緩解疼痛和炎癥。請注意,這里不涉及處方藥劑量。
* 預防復發:癥狀緩解后,應逐步進行手腕的康復鍛煉,并避免長時間進行重復性手腕活動。同時,保持合理的飲食,攝取足夠的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于骨骼和關節的健康。
總之,“媽媽手”是一種常見的由于過度使用或用力不當引起的手腕部疾病。了解其成因、影響以及正確的護理方法,對于預防和治療這一病癥至關重要。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類似癥狀,請及時就醫,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修武縣哪家醫院治強直性脊柱炎較好
2024-10-20保康縣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市南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維生素 AD 滴劑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
2024-10-20手足口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0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個醫院較好
2024-10-20小孩補鈣選什么牌子的產品好
2024-10-20梁子湖區哪家醫院治強直性脊柱炎好
2024-10-20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