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濕疹俗稱"奶癬",多發于嬰幼兒,常因瘙癢而使嬰兒哭鬧不休。多長在寶寶的頭部、面部、頸背或四肢上。一般是米粒大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布或聚集在一起,還可能伴隨出現一些小水泡。
濕疹大多在寶寶出生后1-3個月時出現。隨著寶寶長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濕疹會逐步減輕,大多在1-2歲時可自痊。
如何應對寶寶濕疹?
飲食方面
1、寶寶患濕疹期間,寶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時還要減少高脂食物的攝入,盡量的少食或不食易致敏的食物,觀察媽媽們吃魚、蝦、蛋等后,寶寶濕疹有沒有加重,如沒有明顯的變化,可以適量攝入,保持營養均衡。
2、人工喂養的寶寶,可選擇低敏配方奶粉,如水解蛋白奶粉,經過水解的奶粉將原來大分子的牛奶蛋白轉變成小分子,降低致敏性。
居住環境方面
避免讓寶寶接受太陽直曬,室內注意通風換氣,避免讓寶寶呆在潮濕悶熱的環境里,否則就會加重寶寶的病情。避免寶寶接觸粉塵,同時注意避免接觸貓,狗等寵物。
衣著方面
最好選擇天然的棉質衣物,棉質衣物透氣性較好,可以保持寶寶皮膚清爽。避免使用過緊或合成纖維的衣物。
沐浴方面
可以隔天用溫水給寶寶洗澡一次,動作宜輕柔,洗完后輕輕擦干皮膚上的水分,然后輕輕擦拭潤膚霜。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洗澡時,使用溫水而不是熱水,并選擇溫和的嬰兒沐浴露。洗完澡后,輕輕拍干寶寶的皮膚,然后涂抹適合嬰兒使用的保濕霜或乳液。這樣可以幫助鎖住水分,減少皮膚的干燥和瘙癢感。
如果寶寶的濕疹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家長們應該及時就醫。醫生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建議,如局部外用藥物、口服抗過敏藥物等。同時,醫生還可以幫助家長們了解濕疹的病因和預防措施,以便更好地管理寶寶的濕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