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是我國發病率非常高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統計我國年輕群體中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高達7%,并且有逐年提升的趨勢,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及時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和治療。針對消化性潰瘍與慢性胃炎的區別以及消化性潰瘍的高發人群等相關問題,我們特邀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治醫師劉雪蓮為我們做專項解讀。
消化性潰瘍與慢性胃炎的區別是什么?
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這兩種疾病在癥狀上較難區別,二者均有腹痛、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化性潰瘍可根據腹痛特點來鑒別,如胃潰瘍主要表現為餐后腹痛,食物排空后緩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主要表現為饑餓時腹痛,進食后緩解。而慢性胃炎的腹痛無規律可循,最主要的鑒別方法是通過胃鏡鑒別。
消化性潰瘍的高發人群是什么?
消化性潰瘍的高發人群:
1、從事腦力勞動、精神壓力較大者;
2、飲食不規律,經常吸煙飲酒的人群;
3、有消化系統家族史的人群易出現消化性潰瘍;
4、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例如阿司匹林、塞來昔布、布洛芬等易出現消化性潰瘍。
怎么判斷自己是否患上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判斷:
1、疼痛部位:中上腹疼痛;
2、腹痛發作特點:消化性潰瘍的腹痛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的特點,十二指腸潰瘍主要為夜間空腹痛,進食后緩解,胃潰瘍主要為餐后痛,食物排空后緩解,患者可根據這些特點來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消化系統疾病,在發病機制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效果都是完全不同的臨床上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的癥狀表現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通過相應的胃腸鏡的檢查來明確診斷,避免出現誤診或漏診。消化性潰瘍的高發群體在逐漸的年輕化,主要與年輕群體高強度的工作、不規律的飲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