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腹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癥狀。能夠誘發這種癥狀的疾病多達上千種,因此患者由于腹瀉癥狀就醫檢測時,一定要完善較為詳細的實驗室檢查,必要時還需要完善影像學檢查,才能得出最為精準的結論。
其中,大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應用范圍最廣的基礎檢測項目之一,可以為一系列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提供理論支撐。那么,時不時拉肚子是由哪些因素引起,在大便常規檢測中,怎樣才能取到合格的樣品,下面就請聊城市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蔣慶賀,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時不時拉肚子怎么回事?
時不時拉肚子說明胃腸功能紊亂,可能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有關。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功能性的腹瀉,還有可能是內臟病變導致的,比如慢性腸炎、腸道腫瘤、息肉。如果胃里面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容易導致胃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經常性腹瀉癥狀。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做大便性狀檢查,看看大便中有沒有血細胞,有沒有炎癥細胞。如果有問題,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大便常規怎么取大便?
大便常規按醫生要求取大便。首先要把糞便拉在糞便池里,然后用棉簽挑取花生米大小的糞便放在糞便盒里,及時送檢就可以。糞便標本必須要新鮮,不可混有尿液以及其他成份。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糞便樣本,比如有異常的膿血的位置。如果外面正常,可以把大便分開,在深處查找。有代表性的糞便才有一定的意義。
根據醫生的介紹可以得知,如果大便性狀正常,可能是功能性腹瀉,可以先使用調節腸胃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益生菌、人參健體丸、補脾益腸丸。如果沒有治療效果,再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