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呼吸頻道 > 呼吸科疾病 > 新冠肺炎 > 正文

            新冠肺炎與sars究竟啥關系?你需要了解的30個熱點問題都在這

            2020-02-14 11:03:38    作者:馮起校  家庭醫生在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不少人仍時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進展。網絡上關于新冠肺炎的信息鋪天蓋地,有新聞、有科普、有辟謠。今天,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馮起校教授,將為大家科普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30個熱點問題,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

            1、 NCP疾病的標準名稱?

            2020年2月11日,WHO在日內瓦召開了首屆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WHO正式宣布此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的標準診斷為“COVID-19”(暫翻譯為:2019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同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宣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正式病毒分類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國家衛健委目前的疾病診斷名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即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2、 NCP病情演變有什么特點?

            下面系前線醫生的聊天信息匯總:

            總體特征:癥狀變化無常(比如:有些病人不發熱3天之后,才出現困難),影像瞬息萬變,接觸史難確定。隱蔽性非常難以捉摸,需要嚴密動態觀察,病人發熱也好,血象改變也好,和他的呼吸困難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線性關系。①病毒性肺炎,包括甲型流感、SARS、NCP,在影像學上改變都是亞實質性的、云霧狀或者磨玻璃樣改變,具有多形性特征,多部位的改變,早期無團塊狀實變,可單肺,也可雙肺,有此消彼長的特點,還有支氣管充氣征及血管征等。②有部分病例在沒有癥狀的情況下,影像學檢查卻呈陽性。③病情變化快,尤其重病人惡化快,恢復期肺部陰影吸收也快,可以1-3天變為淡薄。④進展期和好轉期階段與影像學不同步,有時癥狀消失,核酸檢測陰性,但影像學上卻反而加重。影像學檢查作用和意義很重要,尤其是CT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3到5天要檢查一次;診斷不明時每天都要復查CT,多數可以提供有意義的診斷信息。⑤病毒傳染性很強,毒力也非常強,其實不比SARS差。往往在潛伏期就有傳染性,傳播途徑有糞口途徑,呼吸道途徑,母嬰傳播,氣溶膠,有家庭聚集性特征。⑥病情惡化的患者都有發熱,尤其是第7~14天,無論使用什么藥,病情仍進展,白細胞數目在下降,有時可降到2-3000,此后可出現回升,并且持續升高,呈現細菌感染的特征(應該是合并了感染)。抗生素應該要加強,重病人要早用。⑦病程平均時間在3-4周,重病人第2-3周為高峰期,有些可以到21天還在進展。

            3、 核酸檢測在NCP診斷中的價值?

            核酸是生物學特征的遺傳載體,簡單說,孩子為什么像媽媽?是因為把核酸通過受精卵傳給了孩子。PCR(聚合酶鏈反應)就是把少量核酸擴增到可以檢測到的過程。這次查病毒首先是測核酸RNA,用實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目前的陽性率約30%-50%,也就是說特異性高,但敏感性低,假陰性高,容易造成漏診,所以需要反復檢測。

            4、 NCP病原檢測還有其它方法嗎?

            未來可以測抗原、抗體、產物、毒素、病原整體等。還有一種有效的早期快速檢測手段mNGS(宏基因二代病原學測序),特異性敏感性均較高,但費用昂貴,難以普及。

            化學發光檢測法:2020年2月10日晚,深圳大學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及深圳市天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單人份2019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宣布獲得成功。目前,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核酸檢測使用的樣本采集多為上呼吸道樣本(咽拭子為主),采集過程對于醫護人員暴露風險極大。本次研發的化學發光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采用血清或血漿作為檢測樣本類型,血液樣本采集便捷,一般血液樣本含毒量低或者不含病毒,可以大大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風險,省去樣本在實驗室檢驗時的復雜處理程序,22分鐘即可得到檢驗結果,操作簡單,能保護醫護人員安全,同時也能極大緩解當前巨大的臨床診療壓力。據介紹,該試劑盒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完成了3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血液樣本的檢測,初步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發熱7-14天病人血清/血漿樣本IgM臨床符合率96.6%(29/30),IgG臨床符合率96.6%(29/30),同時,研究人員也正在收集更多的臨床樣本進行大規模驗證。相關試劑盒正在申請綠色通道,申報CFDA證書。

            5、 核酸測定的標本種類要求?

            NCP血液標本陽性率明顯低于呼吸道標本,NCP為RNA病毒,RNA血癥發生率約15%(輕癥低于1%)。而呼吸道標本中,肺炎患者肺組織(金標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抽吸痰或吐痰>鼻咽拭子>口咽拭子>鼻拭子。肺組織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不推薦應用,NCP以干咳無痰為主,所以第五版指南推薦首選鼻咽拭子采集標本。

            6、 胸部CT在診斷中的價值?

            NCP試行第五版及其修訂版指南,指南針對湖北省為高發疫區的特點,在疑似診斷與確定診斷之外,增加了臨床診斷,即疑似病例加上胸部CT肺炎表現,按確診病例對待。實際上,我們在平時工作中,70-80%的病人主要依據臨床診斷(因病原學檢出率低,時間滯后)。病毒性肺炎在CT上有他的特殊性,不同于細菌、真菌感染,常見的“感冒”相關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極少出現多發的肺炎表現。而且NCP早期出現肺炎改變的陽性率高(76.4%),病變范圍與病情嚴重性成正比,所以雖然RT-PCR是NCP最準確的診斷方法,但胸部CT卻是最重要的診斷指標。

            NCP影像學的早期表現:①可表現為正常影像或僅有胸膜下少許密度異常。②病變局限的斑片狀磨玻璃影。 ③胸膜下分布亞段或節段性分布為主。④無特異性的 GGO 或單肺段小斑片影。⑤磨玻璃樣改變或伴小葉間隔增厚。⑥一般無實變征,無胸腔積液,無樹芽征。

            7、 CT檢查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脫離“輻射劑量”談損傷毫無意義。連續接受劑量小于50mSv(毫西弗)對健康沒有任何影響,包括早孕胎兒。胸部CT是單器官掃描檢查中“吃”射線最多的臟器(每次8mSv),腦部CT掃描是2mSv。一張普通X光胸片的輻射劑量是0.02mSv。

            8、 NCP診斷中潛伏期指標如何評價?

            指南中規定的潛伏期為1-14天,平均3-7天,而鐘南山團隊的研究文章中為0-24天,平均3天,24天僅為個例。北大一院王貴強教授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時講到:如果沒有防護,局部病毒量很高,別說15秒,一句話功夫飛沫可能就到了,你就被感染了,有些病人幾小時就發病了。這次NCP由于早期未對傳染源很好隔離,沒有切斷傳播途徑,導致流行病學史有時價值有限,有時潛伏期難以計算,這時要全面綜合判斷。

            9、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有什么特點和條件?

            形象地說,氣溶膠相當于陽光照射下,你看到房間里面漂浮著很小的一些塵埃,所以氣溶膠傳播在呼吸道傳染病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傳播方式。但是,氣溶膠傳播有特定的條件,環境的大小很重要,單位體積里病毒的密度是決定性的。比如,病毒如果漂浮在大氣中,在室外的露天環境,傳染的概率極低。我們在露天環境中兩人面對面講話,相隔1.5米以上,一般不會被傳染。如果在小環境里,如動物實驗做培養的實驗室空間,做核酸檢測的空間、電梯內、辦公室不通風等,都可能形成氣溶膠漂浮在空氣中,空氣不流通就可能造成傳播。

            10、NCP診斷中相關臨床征象的價值?

            ①癥狀發熱(87.9%,但就診時有發熱癥狀僅43.8%),重病例或病情加重的病例幾乎均有發燒。咳嗽(67.7%),早期幾乎均為干咳無痰。腹瀉(3.7%)和嘔吐(5.0%)少見。②肺部CT(76.4%)典型特征是毛玻璃樣陰影(50%)和雙肺斑片狀陰影(46.0%)。③血液改變:血常規中淋巴細胞計數減少(82.1%,多數其他病毒感染淋巴細胞計數是升高的,所以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在血常規中意義更大,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的程度與病情嚴重性相關),血小板減少(36.2%,多數見于重癥),白細胞減少(33.7%)。嚴重病例會有突出實驗室異常,即白細胞減少癥、淋巴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C反應蛋白升高;有時候白細胞明顯升高,是合并感染了。④并發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炎(79.1%),其次是急性呼吸衰竭(3.37%)和休克(1.0%),有些病人出現爆發性心肌炎或肝衰竭(注意多數是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副作用引起)。⑤重度及極重度病例占約20%,進入ICU、需要有創機械通氣和死亡的患者百分比分別為5.0、2.19、1.365。⑥院內感染:武漢中南大學2020年2月7日,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彭志勇教授文章,院內感染率41%,其中29%為醫護人員,12.3%為住院患者。

            11、糖皮質激素是否可以應用于NCP?

            第五版NCP診療指南中講到:重型、危重型病例,酌情短期內(3-5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于甲潑尼龍1-2mg/kg/日,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n-CoV的清除,其他情況不主張應用。四項已經發表的較大樣本量NCP臨床研究表明,NCP住院患者皮質激素的整體接受率為18.6%-44.9%,其中重癥患者高于非重癥患者(44.5%-72.2% vs 11-35.3%)。曹彬教授于Lancet發表文章:NCP中,接受激素治療患者出現ARDS、休克、急性腎損傷及繼發性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更大,需要氧療支持、CRRT的比例更高。最近發表于Lancet雜志的一篇評述文章不建議在NCP中使用糖皮質激素。因此糖皮質激素在NCP的應用中,需謹慎使用,嚴格把握適應癥和用量。

            12、糖皮質激素是否可以應用于病毒性肺炎?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發表翟介明、曹彬文章:糖皮質激素在病毒性肺炎中的應用目前存在一定爭議,一項Cochrane系統綜述表明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對于冠狀病毒,在SARS期間,糖皮質激素曾被廣泛應用于重癥患者,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糖皮質激素可降低病死率和住院時間;然而,也有研究結果表明糖皮質激素可能增加SARS患者的病死率,并延遲病毒的清除時間。在MERS患者中,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亦有爭議。此外,多項觀察性研究提示激素可增加流感病毒肺炎的病死率。

            13、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免疫狀況如何變化?

            病毒感染的”治愈”,在沒有有效抗病毒藥物情況下,所能依賴的只有機體產生特異免疫力,如T細胞識別與特異B細胞的抗體,而病毒性肺炎尤其是NCP患者,淋巴細胞計數82.1%都是降低的(<0.8×109/L就可以比較肯定有免疫功能下降),這時CD4、CD8亞群往往平行下降(CD8下降更明顯)。有人發現NCP病人IL-6、IL-10、TNFa明顯增高,并與嚴重性平行。而激素的一個主要作用,無論稱為正或副,卻恰恰就是肯定會抑制免疫力的形成。很顯然,病毒性肺炎(包括NCP)應用皮質激素無適應癥。

            14、您對疑似NCP解除隔離的標準如何理解?

            第五版修訂版NCP指引中講到,疑似病例連續兩次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陰性(采集時間至少間隔1天)方可解除隔離。這對于最后確認為非NCP的病例肯定沒有問題,但對于臨床仍不能排除疑似NCP,甚至臨床上可以診斷的NCP患者,按照指引執行有較大風險,建議輕癥病人,隔離時間不少于2周,并結合臨床征象、胸部CT變化綜合確定隔離時間。

            15、NCP病人最少多長時間才能解除隔離?

            ①NCP的病程分為三個階段:潛伏期1-14天,初期1周左右,中后期1周左右;②重危病人多在病程的7-10天內出現;③按病情分為4型:輕型(<10%)、普通型(>70%)、重型、危重型。所以從出現癥狀到出院一般不少于2周,另外,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必備條件)、臨床癥狀、胸部CT變化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目前,武漢方艙醫院也是以2周為期限計算出院時間的。

            16、NCP疫情中的四類人包括哪些?怎么對待?

            包括確診病例(集中隔離治療,如武漢方艙醫院及定點醫院病人)、疑似病例(醫院集中單間隔離治療)、不明原因發熱(醫院鑒別,居家或社區醫學觀察,至明確診斷)、密切接觸人群(居家或社區單獨醫學觀察14天)。

            17、NCP能否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的病毒主要見于血液傳染性病毒如HIV、HCV,HBV。這些病毒通常都長期存在于血液中與宿主共生。而NCP病毒的異質性導致宿主強烈的免疫反應很快會使病毒得到清除,激烈反應主要發生在感染的部位(肺部)。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夏世文發表文章稱未發現宮內垂直感染的證據。2020年2月1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黨委書記、婦產科專家張元珍和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的侯煒教授在柳葉刀(Lancet)發表關于新冠病毒感染母親分娩新生兒的文章,通過對9例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母親分娩新生兒的回顧性研究,未發現宮內垂直感染。雖然上述資料均否定了母嬰傳播的可能,但是臨床樣本量均太小,尚無證據能完全排除母嬰傳播,若孕婦被確診或疑似為NCP,仍建議做好防護,應提醒醫生和護理人員高度重視,是否采取措施(如剖婦產)應該結合臨床給予謹慎評估。

            18、NCP與SARS究竟是啥關系?

            2020年2月12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宣布,2019-nCoV的正式分類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而WHO同日宣布,由這一病毒導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稱為COVID-19(意即2019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許文波表示:n-CoV不是SARS病毒,從全球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來看,n-CoV和SARS病毒頂多算是遠方親戚,而不是兄弟。79%的相似度,在冠狀病毒層面也是差別巨大。在國際基因庫中,還有兩個冠狀病毒與n-CoV更加相似,兩者分別是2015年和2017年在浙江舟山的蝙蝠體內分離到的,一個是Bat-SL-CoVC45(同源性87.99%),另一個是Bat-SL-CoVZXC21(同源性87.23%)。通過構建系統進化樹,可以發現n-CoV跟舟山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屬于同一分支,但距離SARS病毒較遠。

            19、病毒能否是實驗室中泄露出來的?

            根本不可能。人類即使真的出于某種目的要制造這一新病毒,在技術上也是極其困難的。國外有學者認為,可能是人類將幾個艾滋病基因“插”到固有冠狀病毒上制造了新病毒,用來影射中國某實驗室的做法是荒唐的,用心不良,已遭到全世界科學家廣泛批評。

            20、怎樣看待NCP抗病毒藥物?

            北京301醫院劉又寧教授介紹:盡管近年來抗病毒藥有了很大進展,但因n-CoV是一全新冠狀病毒,一切都要重新驗證。某些已上市的抗艾滋病毒藥(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抗埃博拉病毒藥、抗瘧藥及抗MERS藥,效果均不確切。如果是一個從來沒批準在臨床應用過的藥,其常規驗證過程更加漫長,對此次疫情的幫助不能寄予過高期望。如果有的藥經批準跨過了一期健康人安全試驗,研究者責任重大,要格外小心其毒副作用。應強調的是體外能抑制病毒生長,離臨床應用還差甚遠。冠狀病毒對酸堿度要求苛刻,體外實驗受到滲透壓、pH等多種因素干擾。不管是誰,體外剛發現某藥物有初步抑制病毒作用,就要求寫進臨床診治指南是毫無道理的。至于雙黃連口服液既能治療又能預防,更是荒唐的炒作。

            21、如何看待NCP疫苗?

            只要我們努力,疫苗最終可能制作成功,但疫苗制作難度較大。n-CoV疫苗即使實驗室研究成功,也要經過臨床驗證,不能期望對本次疫情有決定性的幫助。SARS最后疫苗研制成功了,但“非典”也不再來了。

            22、NCP最終轉歸會怎樣?

            SARS持續流行了半年左右,MERS斷續流行了兩年左右。自己認為,從目前的NCP疫情演變過程看,近日很可能會出現好拐點,但高峰過后疫情短時期內消失的可能性不大(因為n-CoV傳染性極強,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明了),甚至演變成如同“感冒”的常見病。所以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科學防疫,又要消除恐慌,回歸常態。

            23、醫學三級防護的分類標準是什么?

            一級防護:適用于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與感染性疾病科門診醫務人員;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觸有流行病學史的戴 N95防護口罩)、工作服、隔離衣(預檢分診必要時穿一次性隔離衣),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二級防護:適用于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或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三級防護:適用于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 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4、NCP死亡率多高?死亡主要原因是什么?

            NCP的死亡率為1.365%(鐘南山團隊資料)到2.49%(全國2020-2-12日資料),重癥與危重癥發生率為5%(鐘南山團隊資料)到18.33%(全國2020-2-12日資料),與埃博拉死亡率(50%-90%)、MERS死亡率(37.8)、SARS死亡率(10%)、流行性感冒肺炎死亡率(9%)相比不算高。發現該病毒盡管發展成重癥比率較低,但重癥病人救治難度及死亡率是相當高的(全國13.6%)。病毒對肺的攻擊只是早期表現,隨之而來對免疫功能的削弱導致繼發性感染,以及病毒對臟器的攻擊(特別是心臟,導致類似爆發性心肌炎,肌鈣蛋白通常大于18000μg/L)已成為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時對于目前即使已經闖過繼發感染和爆發性心肌炎,進行有創機械通氣的病人,呼吸窘迫仍難于改善,pCO2非常高,鐘南山院士團隊使用肺泡鏡發現末端氣道大量膠凍樣物質,目前仍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邱海波團隊和尚游團隊在使用ECMO救治的病人都遇到上述問題最終死亡,目前已做8例無一例存活。

            25、肺泡灌洗是否可以常規用于NCP診斷?

            鑒于有些病人行咽拭子nCoV核酸檢測2-3次均陰性,最后經過肺泡灌洗才得到陽性結果,所以有人提出肺泡灌洗陽性率高的結論,進而有人提出應該給疑似的病人常規進行肺泡灌洗。從專業來說,肺泡灌洗陽性率肯定比咽拭子高,平常的肺部感染,通過留取痰和做肺泡灌洗相比,陽性率和準確率也是如此。但肺泡灌洗是屬于侵入性有創操作,暫且不論病人的痛苦和耐受與否,做支氣管鏡發生的氣道暴露,發生污染(環境、醫務人員、鏡子等)的風險,以及陽性率、必要性等等相關問題都要綜合考慮。所以,包括本人在內的全國28位作者,起草了:2019NCP感染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支氣管鏡診療指引(試行),刊登于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0,43(00):E006-E006,文章強調:支氣管鏡不作為診斷NCP采樣的常規手段,在按要求做好防護的基礎上,嚴格掌握適應癥,如非病情急需,建議暫緩支氣管鏡檢查。

            26、NCP發生期間如何做好消毒?

            對冠狀病毒理論特征的認識多來自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醇(主要作為手消毒,不適合于大面積消毒;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液體,使用時要遠離火種)、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可以通過浸泡、噴灑、噴霧、擦拭的方式對物品進行消毒,空氣消毒不能阻擋病人隨時排出的飛沫傳給近距離接觸的易感人群,在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轉走后的終末消毒有意義)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27、NCP患者檢測白介素-6有何意義?

            據戰斗在抗NCP一線的同行反映,白介素-6與病人的預后關系密切。白介素-6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白介素-6(IL-6)是細胞因子網絡中的重要成員,由纖維母細胞、單核/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上皮細胞及多種腫瘤細胞所產生。在急性炎癥反應中處于中心地位。研究顯示,細菌感染后IL-6迅速升高,PCT在2h后增加,而CRP在6h后才增加。當IL-6達到150-250pg/ml,提示細菌感染或全身性炎癥反應,>250pg/ml提示可能已經是膿毒癥,>1000pg/ml時提示預后不良。

            28、服用ACEI類藥對治療NCP有影響嗎?

            目前證據尚少,有不同意見。近日上海同濟大學左為教授團隊發布了一項有關NCP的研究成果:冠狀病毒的表達、復制都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相關;他們還發現男性>女性,亞裔高于其它人種。NCP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如果使用ACEI類降壓藥,可能會加速病毒復制,加重病情;這也是前期報道,死亡的NCP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壓者比例較大的可能原因。對于NCP合并高血壓,劉力生教授(阜外醫院)有如下建議:①輕型NCP合并高血壓者,考慮停用ACEI、ARB和利尿劑,改用鈣離子拮抗劑(CCB),②重癥NCP合并高血壓者,立即停用ACEI、ARB和慎用利尿劑,改用直接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aliskiren)和/或CCB,③危重型NCP合并呼吸窘迫或神經血管性水腫時,建議選擇合適病例使用緩激肽受體阻斷劑,④直接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服藥劑量與用法:150-300mg,口服,每日一次。但是上海瑞金醫院施仲偉教授持反對意見,認為NCP患者合并高血壓,無需停用ACEI。

            29、NCP能否使用免疫球蛋白?

            本次NCP病例,均較少應用免疫球蛋白,原因不明。大部分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淋巴細胞是升高的(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以及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而NCP患者82.1%出現淋巴細胞計數下降。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主要見于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化療藥、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用于免疫排斥)等的治療以及放射線損傷、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等。有觀察發現NCP病人的CD8、CD4下降,并且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比,而且淋巴細胞計數下降及CD8、CD4下降,均反應免疫功能下降。據此,NCP使用免疫球蛋白是有益的。

            30、中醫在NCP治療中效果如何?

            療效是肯定的,并且有多方面優越性:①患者對中醫的接受度很高。②NCP是感受濕邪寒邪而發病:a。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仝小林教授:新冠在病性上屬于陰病,是以傷陽為主線,在治法上一定是針對寒和濕,治療寒邪和濕邪;b。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NCP總是呈現厚膩腐苔,濕濁之象非常重;c。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院士:2月3日,國家科技應急攻關項目——中西醫結合防治NCP的臨床研究在武漢啟動。③患者贊譽:沒想到中醫藥的療效這么好!④官方力挺:中醫藥全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防部官網、央視新聞、國家衛健委、中紀委官網等)。⑤中醫出擊:國家中醫隊已有三批出征武漢及湖北。⑥辨證論治:中醫診療方案拍案叫絕,目前,由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的中藥診療方案,已正式推出。⑦療效確切:中醫抗擊NCP捷報頻傳,2月8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同意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申報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由全省30家NCP定點救治醫院臨床使用。

            專家介紹

            馮起校 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腫瘤二科(胸部腫瘤科) /呼吸科主任。

            廣東省呼吸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呼吸及危重癥、胸部腫瘤的診治,在國內知名。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內鏡培訓基地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分會胸膜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海醫會肺病現場評價培訓基地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呼吸病學委員會基層醫院工作組副組長,廣州抗癌協會介入呼吸病學主任委員,中華呼吸病學會介入肺臟病學全國委員,國家衛健委四級呼吸內鏡技術評審專家,中國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介入委員會委員等學術任職。在SCI、《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80篇,主編書籍5部,參編書籍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省市成果獎10項。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導醫生:
            馮起校
            擅長疾病:
            肺部腫瘤、胸腔積液、支氣管胸膜瘺、慢阻肺、哮喘的診治。  [詳細]

            (責任編輯:馮莉莉 通訊員:彭逢美、朱欽文)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在线看片一区国产|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