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有哪些?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除與有關相應的的發病征象外,當肺剛受損的數小時內,患者可無呼吸系統癥狀,隨后呼吸頻率加快,氣促逐漸加重,肺部體征無異常發現,或可聽到吸氣時細小濕啰音,X線胸片顯示清晰肺野,或僅有肺紋理增多模糊,提示血管周圍液體聚集,動脈血氣分析示PaO2和PaCO2偏低,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呼吸窘迫,感胸部緊束,吸氣費力,紫紺,常伴有煩躁,焦慮不安,兩肺廣泛間質浸潤,可伴奇靜脈擴張,胸膜反應或有少量積液,由……
查看詳情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實驗室檢查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肺內、外嚴重疾病導致以肺毛細血管彌漫性損傷、通透性增強為基礎,以肺水腫、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張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進行性呼吸窘迫和難治性低氧血癥為臨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綜合征。一、肺功能測定1、肺量計測定 肺容量和肺活量,殘氣,功能殘氣均減少,呼吸死腔增加,若死腔量/潮氣量(VD/VT)0.6,提示需機械通氣。2、肺順應性測定:在床旁測定的常為胸肺總順應性,應用呼氣末正壓通氣的患者,可按下述公……
查看詳情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7大病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肺內、外嚴重疾病導致以肺毛細血管彌漫性損傷、通透性增強為基礎,以肺水腫、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張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進行性呼吸窘迫和難治性低氧血癥為臨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綜合征。ARDS是急性肺損傷發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現,該病起病急驟,發展迅猛,預后極差,死亡率高達50%以上。ARDS曾有許多名稱,如休克肺、彌漫性肺泡損傷、創傷性濕肺、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其臨床特征為呼吸頻速和窘迫,進行性低氧血……
查看詳情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預防做好8點
對高危的患者應嚴密觀察,加強監護,一但發現呼吸頻速,PaO2降低等肺損傷表現,在治療原發開門見山時,應早期給予呼吸支持和其它有效的預防及干預措施,防止ARDS進一步發展和重要臟器損傷。ARDS的預后除與搶救措施是否得當有關外,常與患者原發病,并發癥以及對治療的反應有關,如嚴重感染所致的敗血癥得不到控制,則預后極差,骨髓移植并發ARDS死亡率幾乎100%,若并發多臟器功能衰竭預后極差,且與受累器官的數目和速度有關,如3……
查看詳情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概述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因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進行性肺不張,出生后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見于早產兒,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胎齡37周者<5%,32-34周者為15%-30%,小于28周者為60%-80%.此外,糖尿病母親嬰兒、剖宮產兒、雙胎的第二嬰和男嬰,RDS的發病率……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