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典后遺癥患者要有“后救援”
12月4日央視《新聞1+1》報道,6年前,為了搶救生命,激素類藥物曾被大量用于非典緊急治療,激素的副作用導致部分患者股骨頭壞死。如今,這個被稱為非典后遺癥患者的群體,大部分生活艱難,6成家庭變故。而且,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被習慣地遺忘了。 因為遺忘,人們甚至不知道這個群體到底有多大,他們在怎樣獨自面對著命運。非典時期,全國報告的病例是5000多例,死亡300多人。現在,在北京免費治療的僅150人左右。那么,還有多少……
查看詳情
非典后遺癥患者:一扶墻手掌就骨折
非典“后遺癥”北京非典后遺癥患者生存現狀調查方渤,62歲,北京人,非典后遺癥患者,病友們上訪求助的帶頭人。2003年非典期間,方渤一家六口住進了醫院。此后,妻子病逝,方渤和女兒女婿們幸存。2003年11月,還未從喪偶之痛中走出來的方渤,被查出患有骨壞死和肺纖維化,并被告知可能和患非典的經歷有關。2005年,方渤的大女婿和大女兒離婚,不久,二女婿和二女兒離婚。重重打擊下,方渤患上了重度抑郁癥。“逢年過節或妻子的祭日……
查看詳情
非典后遺癥患者生存調查:骨頭如石膏般脆弱
英文《中國日報》2月25日深度報道:方渤曾經被“英雄”的光環籠罩著。七年前的“非典”抗戰中,他戰勝了致命的病毒,在媒體的聚光下成為了抗擊非典勝利的希望,被鮮花和祝福環繞著。 七年后,已經58歲的方渤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非典幸存者。曾經救了他一命的激素療法讓現在的他疾病纏身。 他的兩髖各爬著一條30厘米長的大疤——股骨頭置換手術留下的痕跡。2003年他接受的激素療法給他留下了骨壞死的后遺癥。他的雙膝和雙肩也受到了……
查看詳情
非典后遺癥患者致殘嚴重生活艱難 六成家庭
《新聞1+1》——“非典型”后遺癥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1+1》。 昨天是國際殘疾人日,我們的記者走訪了一個特殊的殘疾人群體,他們就是那些非典后遺癥的患者。他們淡出我們的視野已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面他們過得怎么樣,我們先來看一段記者的調查。 (播放短片) 嘉賓: 三級等于喪失生活能力的那種肢體殘疾。 解說: 老汪曾是一名資深的英文編輯,目前在北京約有50多名像他這樣新增的肢殘人士……
查看詳情
患者在骨折治愈后的后遺癥
大多數患有骨折的患者,不論是什么原因所形成的,在治愈之后,都有可能會留下后遺癥,比如患者在天氣變化時,患病部位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這也是我們都知道的。骨折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通過治療后可以恢復行動自由。但是,有些人骨折后會留下某種后遺癥。骨折是否能完全的康復,要看你選擇的治療方法和醫生的水平。骨折治愈后的后遺癥主要表現為在天氣變化時,以前骨折過的地方會疼痛不止,或者發癢。偶爾還會出現酸痛,骨折處怕……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