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直腸脫垂患者可從“吃”開始預防
直腸脫垂是指直腸粘膜、肛管、直腸和部份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于肛外的一種慢性疾病。以大便時直腸粘膜脫出,下腹墜痛,便之不凈;重者可發生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潰瘍、出血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其脫垂程度可分為三度。直腸脫垂為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各種年齡層均可發病,但多發于幼兒、老年人、久病體弱及身高瘦弱者。
直腸脫垂的發病原理是什么?
有的人在排便或下蹲時,由肛門內翻出來一段腸子 ,在站立或便后有時還需用手托回去,這種病理現象俗稱為"脫肛"。現代醫學認為直腸脫垂是指直腸的粘膜層或直腸全層組織松弛或是肛門直腸周圍組織松弛失去扶持直腸作用,甚至乙狀結腸下段的腸管因結腸系膜太長,隨著粘膜外翻脫出到肛門外的一種疾病。
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小兒多為直腸粘膜脫垂;20~40歲的男性、50歲以上的女性多為直腸全層脫垂。根據我國統計,脫肛占肛門直腸疾病的0.18%,居肛門直腸疾病的第六位,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也有的國外資料認為脫肛者女性多于男性。直腸脫垂的發病機理是由于直腸與周圍的支持組織松弛、分離,失去支持固定而滑脫下移,使直腸上提肌群、筋膜韌帶松弛下陷及肛門內收肌群收縮無力,失約而脫出。
關于直腸脫垂的發病原理學說眾多。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滑動性疝學說,認為直腸脫垂的發病初期,指診可以摸到疝,直腸脫垂是疝的發生過程,開始是直腸膀胱或子宮凹陷沿直腸向下通過盆底成為滑動性疝,當腹內壓力增大時直腸前壁沿這個凹陷向下滑動,以至脫出到肛門外。另一種學說是腸套疊學說,認為由于直腸、乙狀結腸連接處發生腸套疊而引起,這種套疊與一般腸套疊不同,套疊起點無固定部位,因反復下脫,逐漸向下移位,如乙狀結腸末段下脫,然后直腸末段外翻。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脫垂套疊的形式較多。近年來,有的學者認為,以上兩種學說基本上是一回事。因為直腸前壁陷入直腸壺腹處也可以看作是部分腸套疊,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差異。
直腸脫垂該怎么預防?
1、平時要注意增加營養,生活規律化,切勿長時間地蹲坐便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熱水坐浴,刺激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對預防直腸脫垂有積極作用。
2、積極除去各種誘發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瀉、長期咳嗽、腸炎等疾病,嬰幼兒尤要注意。
3、婦女分娩和產后要充分休息,以保護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下垂和內臟下垂者應及時治療。
4、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外,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
5、經常做肛門體操,促進提肛肌群運動,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效果,對預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治療直腸脫垂的常用食療方:
(1)、 配方:黃芪30克,豬大腸頭1只。制法:將新鮮豬大腸頭洗凈,反復清洗并除味后備用。然后將黃芪洗凈用紗布包好,與備用的豬大腸頭一起放入冷水中煮,使大腸頭煮爛,棄藥渣,加鹽、酒等佐料后食用。適用于小兒直腸脫垂患者。
(2) 、配方:黃鱔1條、瘦豬肉60克、黃芪30克。制法:黃鱔去內臟洗凈與瘦豬肉、黃芪煮熟,加鹽、糖、黃酒適量,去黃芪后食用。適用于成人直腸脫垂者。
(3) 、治療直腸脫垂的常用食療方包括配方:大米、小米各60克。制法:大米、小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再加入豆漿1斤,攪勻煮熟,可食用。功用:健脾胃、補虛損。適用于老幼直腸脫垂者。
更多腸道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成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痔瘡的好醫院
2024-10-24普濟痔瘡栓的功效與不良反應有哪些
2024-10-24哪里能治好痔瘡?
2024-10-24痔瘡患病 7 年,近期便后紙上有少量
2024-10-24哺乳期生完孩子痔瘡嚴重能用藥嗎
2024-10-24麝香痔瘡膏治療痔瘡效果怎樣及有無大便
2024-10-24肛門靠后長一肉疙瘩應如何處理
2024-10-24治療痔瘡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