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原因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是指他處脫落的各種栓子經血液循環至腸系膜上動脈并滯留其末端,導致該動脈供血障礙,供血腸管發生急性缺血性壞死,腸系膜上動脈主干口徑較大,與腹主動脈呈傾斜夾角,栓子易于進入,故臨床上本病較多見,約占急性腸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來自心臟的附壁血栓,故多見于風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來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偶見的細菌栓子。這些栓子自發或在導管檢查時脫落。導致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發病原因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栓子主要來源于心臟,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瓣膜贅生物、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變處的贅生物和左右心耳附壁血栓的脫落等;亦可來源于大動脈粥樣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樣斑塊的脫落和膿腫或膿毒血癥的細菌的栓子等。
腸系膜動脈栓塞的發生亦與腸系膜上動脈的解剖結構有關(圖1)。腸系膜上動脈從腹主動脈呈銳角分出,與主動脈走行平行,管腔較粗,與腹主動脈血流的方向一致,脫落的栓子易于進入,在血管狹窄處或分叉處導致血管栓塞。多見于結腸中動脈發出部或其以下的部位。
(二)發病機制
腸系膜血管一旦栓塞,受阻塞的動脈供應區的腸管發生血運障礙,腸管缺血、缺氧使腸管失去光澤,顏色蒼白。腸黏膜不易耐受缺血,若缺血時間超過 15min,小腸黏膜絨毛結構就會發生破壞脫落。繼而腸壁血液淤滯,充血、水腫,腸管失去張力,出現發紺水腫,大量血漿滲至腸壁,腸壁呈現出血性壞死。大量血漿滲出至腹腔及腸腔內,循環血容量銳減,腸腔內細菌大量繁殖及由于腸管缺血缺氧后發生壞死的毒性代謝產物不斷被吸收,導致低血容量、中毒性休克。腸壞死時,腸管擴張,蠕動消失,表現血運性腸梗阻。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痔瘡的好醫院
2024-10-24普濟痔瘡栓的功效與不良反應有哪些
2024-10-24哪里能治好痔瘡?
2024-10-24痔瘡患病 7 年,近期便后紙上有少量
2024-10-24哺乳期生完孩子痔瘡嚴重能用藥嗎
2024-10-24麝香痔瘡膏治療痔瘡效果怎樣及有無大便
2024-10-24肛門靠后長一肉疙瘩應如何處理
2024-10-24治療痔瘡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