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損傷應該如何進行預防呢
結直腸損傷是什么?結直腸損傷是較常見的腹內臟器損傷居腹部外傷中的第4位。結腸損傷有以下特點:結腸壁薄,血液循環差,愈合能力弱;結腸內充滿糞便,含有大量細菌,一旦腸管破裂,腹腔污染嚴重,易造成感染;那么結直腸損傷應該如何進行預防呢?
結直腸損傷如何預防術后并發癥
⑴造口近端扭轉:因造口處結腸方位放的不恰當,發生扭轉,術后糞便排出困難引起梗阻。預防:①結直腸損傷手術中必須將結腸帶置于腹壁側;②造口的結腸襻必須充分游離,外置應無張力。處理:輕度扭轉,可用手指擴張后在造口處放一粗軟橡皮管于近端支撐使其排出糞便;嚴重扭轉致血循環障礙,發生結腸壞死或腹膜炎者應即再次手術重作造口。
⑵造口回縮:原因:①造口或處置的結腸上下端游離不夠充分;②造口在皮膚外短于3cm;③造口外露雖然較長,但血循環差,術后發生壞死回縮;④造口與腹壁各層縫合固定不牢,縫線脫落;⑤用腸襻式造口,結腸尚未與周圍形成粘連即拔除了支撐的玻璃棒致造口退縮。治療:輕度回縮,周圍已形成粘連,糞便可能會污染傷口,先可觀察,如回縮到腹腔內引起腹膜炎,應緊急手術,切除壞死腸襻后在近端活動段結腸上另作造口。
⑶造口旁小腸脫出:造口處如周圍肌肉分離過多,結腸未能與腹膜,腹外斜肌腱膜逐層嚴密縫合,術后腸功能恢復后,小腸不規則蠕動有時會從造口旁脫出,此種多見于乙狀結腸外置或造口。發生后應立即將小腸還納于腹腔,重新縫合固定結腸。
⑷乙狀結腸內疝:如乙狀結腸外置或造口時,未將乙狀結腸與其旁的壁層腹膜縫合固定,遺留一腔隙,術后小腸蠕動恢復后,小腸從乙狀結腸外側間隙脫入盆腔引起內疝,甚至會發生腸梗阻或絞窄性腸壞死。明確診斷后應盡快手術將小腸復位,小腸如嵌頓壞死者行腸切除吻合術,術中應縫補結腸旁間隙,防止再次形成內疝。
⑸造口粘膜脫出:原因:①造口的結腸露于腹壁外過長;②造口處狹窄,術后部分梗阻,或術后有便秘以致常要用力排便,時間久后即發生粘膜松弛脫出,少數脫出長達10cm以上。
(責任編輯:田子文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冰片可用于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外痔患者能否用痔根斷片治療?
2024-10-24前列安栓使用時外面膜是否要撕掉再塞肛
2024-10-24化痔靈片服用后感覺很苦,性狀是否改變
2024-10-24痔瘡用化痔栓,其用法是怎樣的?
2024-10-24肛門旁邊長硬包是怎么回事
2024-10-24痔瘡致大便出血伴輕微疼痛,不癢,咋處
2024-10-24哺乳媽媽長痔瘡可用哪些藥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