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分類和分期 你了解多少
痔瘡的分類和分期還有它的歷史,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內痔分期
根據痔瘡的癥狀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內痔可分為三期:
Ⅰ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Ⅱ期,有便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Ⅲ期又稱為晚期,內痔脫垂于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Ⅳ期,內痔脫出肛門無法回納到肛門的里面。這種是內痔中最嚴重的病癥。
痔瘡輕者給人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重者影響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貧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瘡壞死、感染嚴重時,可經過血液系統引起全身感染,后果嚴重。因此,患了痔瘡,要積極應對。
痔瘡較嚴重者會導致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性患者,如 患痔瘡產生心理壓力,不敢上廁所,長此下去會加重便秘,當排便發生困難時,患者用力屏氣,可使心跳加快造成腦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或腦栓塞;如果出現內痔嵌頓,疼痛還可誘發心絞痛發作;如有血栓形成,可引發肺栓塞。
痔瘡分型
血管腫型:內痔表面粘膜粗糙且柔軟,色暗紅或朱紅色,觸之易出血,此型以出血為主要癥狀
靜脈曲張型:內痔表面較堅硬,帶光澤,色暗紅或青紫,痔體內為曲張的痔靜脈和增生的結締
纖維化型:內痔表面堅硬,富有彈性,痔體表面略有白色纖維組織增生,易脫出,不易出血。
血栓外痔:主要發病特點為起病突然,疼痛劇烈,墜脹不適感明顯,偶有全身癥狀。局部檢查可見肛旁隆起腫物,可觸及皮下硬而滑的包塊,觸痛明顯。
炎性外痔:常由肛緣皮膚損傷和感染引起,多有肛門疼痛,在排便時疼痛加重,便血,肛門部有少量分泌物。局部檢查肛旁隆起的腫物,色紅,充血明顯,有觸痛,有時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靜脈曲張型外痔:肛門緣隆起成橢圓形,觸之柔軟,不痛,在大便用力時可見暗紫色腫塊,排便后或休息后體積可縮小,是皮下靜脈曲張引起,亦為晚期內痔發展而致。一般只感腫脹不適,排糞時加重,發炎時才有疼痛癥狀。
結締組織型外痔或皮贅外痔:系肛門緣皮膚皺襞變大,結締組織增生、形成許多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
痔瘡的歷史沿革
早在夏商時期,痔在甲骨文中,就有記載。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最早闡述了痔瘡的主要成因。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秦漢時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將痔分為四類,首先描述了痔的癥狀和痔的結扎術。《神農本草經》中,有五痔病名,首載治痔瘺藥物21種。晉代《針灸甲乙經》系統闡述了針灸治療痔瘡的療法。
隋唐時期,對痔的認識更加深入,《諸病源候論》中,詳載了五痔牡痔、牝痔、脈痔、血痔、腸痔的病名和癥候,并增加了氣痔、酒痔。《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又在七痔的基礎上,增加了燥濕痔、 外痔 ,分為九痔,并詳細介紹了其治療方法。《外臺秘要》除將痔分為九種外,又將痔分為內痔和外痔,比西方醫學論述內、外痔早1000多年。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首創枯痔釘療法,對痔列為專章討論。《魏氏家藏方》中,詳載了使用枯痔法的具體方法和治療過程。
明代,《秘傳外科方》中將痔分為二十四種。《瘡瘍經驗全書》對痔的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進行了系統論述,并提出二十五痔的分類法。《外科啟玄》中,也分痔為二十四痔,并記有里外痔即混合痔病名。《外科正宗》在理論上對痔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并介紹了枯痔散、枯痔釘等療法,同時還介紹了砒中毒的防治方法。
到了清代,《外科大成》和《醫宗金鑒》中,對痔瘡的病因病機和辨證施治的論述更為詳細而系統,并分痔為二十四種。《馬氏痔瘺科七十二種》分痔七十二種,對痔進行了專門的論述,并提出了裂肛痔。
(責任編輯:黃思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冰片可用于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外痔患者能否用痔根斷片治療?
2024-10-24前列安栓使用時外面膜是否要撕掉再塞肛
2024-10-24化痔靈片服用后感覺很苦,性狀是否改變
2024-10-24痔瘡用化痔栓,其用法是怎樣的?
2024-10-24肛門旁邊長硬包是怎么回事
2024-10-24痔瘡致大便出血伴輕微疼痛,不癢,咋處
2024-10-24哺乳媽媽長痔瘡可用哪些藥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