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的病因 治療還須分“三步走”
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下移稱完全脫垂。若下移的直腸壁在肛管直腸腔內稱內脫垂;下移到肛門外稱為外脫垂。
直腸脫垂的病因:
(1)解剖因素:
小兒骶尾骨彎度小,直腸較垂直,腹內壓增高時,直腸缺乏支持而易于脫垂,直腸前陷凹腹膜反折過低,腹內壓增高和腸袢壓迫使直腸前壁突入直腸壺腹導致脫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過多或分娩時會陰撕裂亦可使直腸發生脫垂。
(2)腹內壓增高:
長期便秘,腹瀉,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難等引起腹內壓增高,可導致直腸脫垂,近年來國外研究發現,直腸脫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經系統疾患,兩者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認為神經系統病變時,控制及調節排便的功能發生障礙,直腸慢性擴張,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從而產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時異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組織功能減弱,也是直腸脫垂的常見原因。
(3)其他外傷:
手術引起腰骶神經麻痹,致肛管括約肌松弛,引起直腸黏膜脫垂。
直腸脫垂的治療方法:
第一步:清熱除濕——緩解當下之急
直腸脫垂很容易發生潰瘍出血,常有分泌物流出,使肛周瘙癢潮濕,污染內褲,使患者十分尷尬。“雙紅提肛方”精用消炎消毒、清熱除濕之品,針對肛門脫出辨證用藥,可迅速消除脫肛癥狀。
第二步:升提固澀——強化直腸自行還納功能
直腸脫垂患者脾虛下陷,肛門失約,導致直腸反復脫出。“雙紅提肛方”運用健脾益氣、升提固澀的治法,使脾有力運化氣血,升陽舉陷,增強肛門收縮能力,恢復并強化直腸自行還納功能。
第三步:補益中氣——扶正固本,杜絕復發
直腸脫垂即使術后也很容易復發。要根治直腸脫垂必須從病因入手。“雙紅提肛方”通過水煎,藥物有效成分直達病灶,養陰生血,改善脾虛下陷,修復肛門功能,改善體內微循環,增強免疫力,徹底治愈脫肛,達到標本兼治不復發的目的。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痔血經常出現怎么辦,有何不良影響?
2024-10-24內痔外痔伴肛裂出血是何因及如何應對
2024-10-24高錳酸鉀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4肛門長毛是何原因,會影響健康嗎
2024-10-24直腸息肉的定義及相關知識是什么?
2024-10-24肛裂三聯癥包括哪些癥狀和表現?
2024-10-24每天一次大便正常嗎需治療嗎
2024-10-24上火致痔瘡出血,能吃哪些藥緩解?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