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鴻志: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相比傳統技術具明顯優勢
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副所長鄒鴻志博士曾擔任美國知名分子診斷公司Exact Sciences Corporation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技術總監(Director of R&D),專注于大腸腫瘤無創篩查的產品研發,其負責的產品已于2014年8月通過美國FDA批準,目前該產品在美國已服務臨床。近幾年,鄒鴻志博士帶著領先技術回國創業,開發針對中國人的結直腸癌糞便核酸篩查產品。近日,他在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中華胃腸外科雜志》主辦的“2016廣州消化道疾病周”活動上接受了家庭醫生在線的采訪,他提到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具有無創與準確率高的優勢,在我國推廣大腸癌糞便篩查產品有望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拯救很多生命。
鄒鴻志教授 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副所長
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PK傳統大腸癌篩查方式
大腸腫瘤一般發生于結直腸上皮組織中,先向腸腔內生長,在其生長過程中,不斷地有腫瘤細胞脫落到腸腔內并隨著糞便排出,因此檢測糞便中的腫瘤細胞成分就可以提供一種無創的大腸腫瘤篩查診斷方法。簡單言之,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是通過檢測糞便中的脫落腫瘤細胞成分來判斷受檢者是否有可能患有大腸癌或者癌前腺瘤的分子診斷技術。
大腸癌的傳統篩查方法有腸鏡檢查和大便潛血檢測,但都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點。纖維結腸鏡是迄今為止最準確的大腸癌篩查方法,腸鏡加病理活檢被認為是大腸癌篩查和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因為腸鏡的侵入性和腸道準備時的不適感,有部分中國人不愿接受篩查。大便隱血試驗(FOBT)是另一種臨床上使用的大腸癌篩查方法,該法有完全無創和廉價等優點,但是其檢測大腸腫瘤的準確性低。鄒鴻志教授特別提醒,如若其它檢查手段顯示腸癌陽性,還是需要通過纖維結腸鏡加病理活檢來確診。
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如何推廣?
鄒鴻志:需不斷優化產品 提高友好度
“一個診斷新技術,從技術方面來說,它肯定用應用價值。但能否在中國大規模推廣,取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鄒鴻志教授表示。他提到,首先,必須不斷地優化產品質量,優化它的設計與使用,要更加友好,讓病人(篩查對象)容易接受;其次,要普及到醫生中去,讓更多的醫生接受這個新的篩查手段;此外,還要做許多的大眾科普工作,讓更多的篩查對象知曉這個技術,并逐步接受此技術。鄒鴻志教授也提到,“在中國,政府也是一個最強有力的支持者,此技術是否能加入醫保范圍內,也決定了此技術是否能走得更遠、更廣。”
在大腸癌篩查方面,鄒鴻志教授感嘆:“我國與美國存在著巨大差異。在美國,為50歲-84歲老人常規進行大腸癌篩查,并由美國醫保報銷;它要求十年做1次腸鏡、三年做一次糞便基因檢測,或者一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測。而在中國,腸癌篩查處于較初級的階段。”不過可喜的是,我國近期開展了天津、浙江、上海、廣州等四個百萬人級的篩查項目,勢頭很好。
專家簡介
鄒鴻志,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癌癥研究會會員,美國胃腸病學會會員,美國臨床化學會會員。研究方向為結直腸癌無創篩查技術的研發。為多種分子檢測技術的發明人,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的原發明人。在Gastroenterology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在國際會議上發表20多篇論文摘要,擔任Oncogene、J Pathol、Clin Chem等六份國際領先科學期刊的審稿人,擁有17項中國、11項美國、60項國際延伸專利,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展開長期合作,在中國組建團隊開發結直腸癌糞便核酸檢測無創篩查技術。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產后痔瘡能否自行恢復
2024-10-22大便出血量大且鮮紅但不疼已兩天,原因
2024-10-22近一兩個月右腹常疼且能摸到異物,何因
2024-10-22肛門裂排便疼痛應如何處理?
2024-10-22肛門里面長東西是什么原因?
2024-10-2230 歲男性痔瘡如花生大該怎么治療
2024-10-22大便肛門疼痛伴鮮血排出,間歇性發作咋
2024-10-22孕婦長痔瘡能否順產?
2024-10-22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