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的種類
1。乳頭狀息肉(絨毛乳頭狀瘤):本病少見,約占成人息肉的15%,多發生于35-50歲的男性。也是一種良性腺瘤,但先由粘膜表面細胞生長,然后腸腺發生改變。多發生直腸或乙狀結腸下部。常為單發,廣基無蒂或有短蒂,表面不平,有很多細長的絨毛樣突起,,呈顆粒狀,分成小葉,形似海綿,呈紅色,血管豐富,易出血而便后帶血。若其表面發生感染、糜爛,則混有粘液。如帶蒂者位置低,排便時脫出肛外,常有便頻、腹瀉或排便不暢感。惡變率比腺瘤高(據手術切除材料統計,約占20-70%)。乳頭狀纖維瘤是乳頭肥大,不屬此種。
2。腺瘤性息肉(直腸息肉):是一種腸道的良性腫瘤,多見于兒童。由腺樣組織構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個小的突起,多無癥狀,逐漸長大如黃豆粒,再大如核桃。質軟有彈性,色多鮮紅而易出血。無蒂者稱為廣基息肉;有的因腸蠕動及糞便推動使息肉下移,將腸粘膜拉長成蒂稱為帶蒂息肉。如蒂部纖維化,血運減少,息肉則變為黃白色。由于糞便反復摩擦及壓迫,其表面常發生糜爛而出血則排便帶血,色鮮紅附于糞便表面,偶爾帶有粘液。位置較高者稱為高位息肉,不易發現。直腸下部息肉或蒂部較長者,排便時可脫出肛外,稱為低位息肉,易于發現。一般便后可自回,若反復脫出,逐漸則不能自回,需手法送回。此時便條常有壓痕溝,可出現排便不暢、下墜、里急后重等不適感。息肉常單發,偶有多發。幼年型息肉不易惡變,多發性成人息肉惡變較多。腺瘤性是最多見的一種息肉。
3。息肉病:本病為結腸及直腸多發性息肉,有多種類型,常見者為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息肉綜合征、遺傳性黑斑息肉綜合征、幼齡息肉。前二者易惡變,后二者不易惡變,90%以上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有的全部結腸受累,少數患者胃及小腸也受累。息肉形態和大小不一,有的群生,有的甚至長成融合一片,息肉呈紅色或黃白色、質軟,有的表面糜爛或潰瘍,分泌大量粘液。早期無明顯癥狀,以后常有腹痛、腹瀉、粘液血便。常繼發感染,癥狀加重,出現稀便、味臭,帶泡沫粘液血膿,偶有便秘,飯后即有便意感或里急后重感,由于長期消耗而出現貧血、消瘦。遺傳性黑斑息肉綜合征伴有面部、口唇周圍、口腔頰粘膜、手指、足趾、手掌、足跖、肛門周圍和陰道的黑色素斑點。
4。炎性息肉:亦稱假性息肉,是一種炎癥改變。由于腸粘膜潰瘍(如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愈合后所引起,多在直腸,不會癌變。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有效治療痔瘡
2024-10-211 期內痔用藥后反復便血且肛周有小疙
2024-10-21懷孕后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屁眼癢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懷孕時患上痔瘡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上肛裂?
2024-10-21肛門瘙癢患者應怎樣進行正確護理?
2024-10-21百草化痔膏治療痔的效果究竟如何?
2024-10-21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