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肛腸 > 肛腸疾病 > 腸息肉 > 正文

            大腸息肉易復發(fā) 區(qū)分腸息肉的六大類

            2017-11-29 15:42:22      家庭醫(yī)生在線

            大腸息肉是指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的總稱,包括腫瘤性贅生物和非腫瘤性贅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變,與癌發(fā)生關系密切,后者與癌發(fā)生關系較少。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并不容易區(qū)分,常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確診后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并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tǒng)稱為腺瘤。那么,大腸息肉有哪些種類呢?

            大腸息肉分六大類

            一、幼年性息肉:約90%發(fā)生于10歲以下兒童,以男孩為多見。外觀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90%生長于距肛門25厘米的范圍內,直徑多數小于1厘米,絕大多數有蒂,約25%為多發(fā)性,組織學上表現為分化好而大小不規(guī)則的腺體,有的形成囊性擴張,中貯粘液,間質增生,并有較多炎性細胞浸潤,有時表面有潰瘍形成。次類息肉一般不發(fā)生惡變。

            二、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見的一種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遠側大腸為多,一般均較小,直徑很少超過1厘米,其外形為黏膜表面的一個小滴狀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較寬,多發(fā)性亦常見,組織學上次種息肉是由增大而規(guī)則的腺體形成,腺體上皮細胞增多造成皮皺縮呈鋸齒形,細胞核排列規(guī)則,其大小及染色質含量變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見。其重要特點是腸腺隱窩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細胞出現。增生性息肉不發(fā)生惡變。

            三、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稱良性淋巴瘤,多見于20~40歲成人,亦可發(fā)生于兒童,男性略多,多發(fā)于直腸,尤其是下段直腸,多數為單發(fā),亦可多發(fā),大小不等,直徑可自數毫米至2~5厘米。表面光滑或分葉狀或有表淺潰瘍形成。多數無蒂,有蒂時亦短粗。組織學上表現為分化良好的淋巴濾泡組織,局限于粘膜下層內,表面覆蓋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發(fā)中心,往往較為擴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圍淋巴細胞中無核分裂像,增殖的濾泡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發(fā)生癌變。較少見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現為數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發(fā)病于兒童。組織學變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四、炎癥性息肉:炎癥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腸粘膜長期慢性炎癥引起的息肉樣肉芽腫,這種息肉多見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及腸結核等病的病變腸道中。常為多發(fā)性,多數較小,直徑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較長者,體積可增大。外形多較窄、長、蒂闊而遠端不規(guī)則。有時呈橋狀,兩端附著與粘膜,中段游離。組織學表現為纖維性肉芽組織,上皮成分亦可呈間葉樣變,尚不能肯定。

            五、腺瘤:結腸腺瘤是大腸的良性上皮腫瘤。根據組織學結構分成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狀腺瘤: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葉,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徑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組織學表現為多數管狀腺腺體,未成熟細胞分布于腺體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間葉樣變,有時亦有少量乳頭增生。其癌變率在1%~5%左右。

            2、絨毛狀腺瘤:較管狀腺瘤少見,絕大多數為單發(fā)。一般體積都較大,直徑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為廣基,約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紅色,粗糙或呈絨毛狀突起或小結節(jié)狀,質軟易碎,觸之能活動,如觸及硬結或固定,則表示有癌變可能。分布以直腸最多,其次為乙狀結腸。組織學表現為上皮呈乳頭樣生長,中心為血管結締組織間質,亦伴隨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頭樣生長,上皮細胞多間變明顯。其癌變率較管狀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時具有上述兩種結構的腺瘤。其癌變率介于管狀腺瘤與絨毛狀腺瘤之間。

            六、家族性結腸息肉:家族性結腸息肉便血歸屬于腺瘤性息肉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偶見于無家族史者,全結腸與直腸均可有多發(fā)性腺瘤,多數腺瘤有蒂,乳頭狀較少見,息肉數從100左右到數千個不等,自黃豆大小至直徑數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時成串,其組織結構與一般腺瘤無異。

            息肉易復發(fā),要定期復查

            如果息肉較小,直徑小于0.3cm,且多發(fā),往往一次腸鏡難以全部切除干凈,患者通常需要定期復檢,多次治療。由于腸鏡檢查時有的患者腸道清潔不佳,影響仔細觀察,漏檢者也時有發(fā)生。

            所以一旦發(fā)現息肉,一定要定期復查,發(fā)現殘留未發(fā)現的息肉或者復發(fā)的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也有復發(fā)的可能,所以定期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另外有些患者以為結腸息肉一次就切干凈了,且息肉經病理檢查為良性,認為定期復查沒有必要或忽略了復查。

            其實,腸息肉不是切一次就了事了,它可能再度復發(fā),發(fā)生的位置和性質都可能不一樣。如果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的病人,都應該復查。若息肉只有一個,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xù)2-3年檢查不復發(fā),之后可以改為每三年查一次。但有多個良性息肉,為保險起見,還是要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若發(fā)現癌變的息肉,切除后應進行更加密切的復查;若息肉根部癌變,必須進一步做外科手術治療。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video国产一区|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