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原因逐個數 專家教你改善
責任編輯:趙樂樂 【轉載】 搜狐健康頻道 2011-6-8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附屬胃腸肛門醫院副院長、全國中醫肝腸學科名專家、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任東林
“便秘發生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達到5%。它有兩個年齡高峰:30~40歲人群以及60~70歲人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附屬胃腸肛門醫院任東林副院長介紹,老人腸道松弛、膀胱肌肉乏力,發生便秘或還“情有可原”;但中壯年多發者卻往往是因為不重視排便甚至壓抑“便意”所導致。
“工作忙忍著不上廁所?久而久之身體就真的習慣且不想上廁所了。”他表示,人體“出”和“進”同等重要,一旦形成頑固性便秘人體難以忍受,不少患者甚至發展成抑郁癥甚至選擇自殺。
“改善飲食結構、培養‘便意’、上廁所時集中精力不分心看書看報,中壯年人群能有效避免某些人為因素帶來的便秘。”他提醒。
便秘也是病 重者要手術
“人總是在沒有便秘時不重視排便,一旦便秘才體會到痛苦。有的痛苦簡直超出人的承受范圍,抑郁癥、自殺患者不在少數。”一開始,任東林院長就告訴記者如此“驚悚”的現象。“終日腹脹、出國十幾天都沒有一次排便、自己用手都難以摳出……想想都知道有多難受。我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上與很多同行交流,得知不少人傾家蕩產治療后未能好轉,最后患上抑郁癥,還有的則選擇自殺解脫。”
“很多次我們在只能手術解決的便秘患者肚子里發現大塊堅如磐石的糞石,其堅硬無比難以鉗碎,可以想象患者曾經遭受多么大的痛苦。”他表示,也許是“難以啟齒”不愿就醫,非常多病人選擇無止境地默默忍耐和自行吃瀉藥治療。他指出,長期依賴瀉藥幫助排便希望“一通百通”,卻可能適得其反導致便秘產生,因為腸胃依賴上刺激性瀉藥后,沒有它就更加不產生蠕動,所以瀉藥最好少用慎用。
“我們醫院之所以要以治療胃腸肛門疾病為重點,就是因為發現胃腸肛門疾病患者近年來在城市中發病率顯著提高。”據了解,該院2007年6月6日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附屬胃腸肛門醫院后,之前的330張病床長期爆滿,最近將開放至500張病床。
健康互動聚焦
窺八卦知健康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