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對于肥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為了很多現代人的通病,減肥也被人們逐漸重視起來,但是我們口中的肥胖跟醫學上面的肥胖癥是不是一樣的呢?為此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特采訪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薛耀明,請他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肥胖癥的疑問。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薛耀明
肥胖癥有專門的衡量標準
所謂“好女不過百”,一些愛漂亮的美眉認為,只要過百就覺得自己很胖了。薛耀明主任笑言,其實這種“很胖”并不代表是肥胖癥,肥胖癥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類名單。“肥胖癥是指由遺傳、環境、行為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通常伴有體重增加。并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等。”
“目前,BMI指數是衡量超重與肥胖的重要指標,計算方法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BMI<18.5為輕體重,18.5≤BMI<24為標準體重,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站在醫學的角度上,我們認為超重以上才建議減肥,現代女性追求骨感身材,覺得越瘦越美,所以只要體重一發生變化就覺得驚慌,甚至把網絡流行的“好女不過百”奉為減肥指標,但是在醫學上她們還沒達到肥胖的標準。”
除了BMI指數之外,腰圍也是一個反映肥胖程度的指標。薛耀明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世界衛生組織將BMI≥30kg/m2,男性腰圍>94cm,女性腰圍>80cm作為肥胖的標準。
“有些人體重是正常的,看起來也很瘦,但是只要腰圍超標了也屬于肥胖,而且這種腰圍大的肥胖比全身均勻肥胖的患病風險更大。”
如何科學減肥 認準“三步走”
那么肥胖癥病人應該怎么樣去減肥呢?薛耀明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科學的減肥方法有三步。
“一般來說,科學的減肥方法分三步走。很多人習慣性找美容院或者一些減肥連鎖店,其實三甲醫院就有專門的減重門診。以南方醫院為例子,首先是到減重門診掛號,讓醫生檢查清楚,你是否真的屬于肥胖,超出標準才需要減肥;第二是需要找出肥胖的原因。肥胖癥按其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兒童肥胖癥大多屬于原發性,主要由于營養過剩、活動過少和遺傳環境等因素引起;繼發性肥胖癥是由于下丘腦-垂體感染、腫瘤、創傷、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或性腺功能減退、胰島素瘤等疾病所致。如果是疾病導致的肥胖,還要針對性進行疾病治療,才能有效減肥。第三就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下藥,找出適合患者的減肥方法。”
減肥關鍵:“管住嘴,邁開腿”
薛耀明主任表示,在整個減肥過程中,最關鍵的其實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雖然用藥物也是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目前FDA批準能夠減肥的藥物很少,而且減肥藥帶來的副作用較大,目前為止沒有副作用的減肥方法就是控制飲食加適度運動。
當然,“管住嘴”不是讓人完全不吃東西。“最近的研究發現,間斷飲食對減肥有一定的效果,例如晚餐選擇不吃主食或吃少一點,是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而且對身體的損傷不大。但是完全不吃東西容易導致腸胃的功能受損,并且易造成營養不良。網絡上所流傳的“過午不食”方法更是不科學。”
在“邁開腿”方面,薛耀明主任也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說出了運動減肥的要領:“運動想要達到減肥的效果,必須要出汗。一般建議一周5次運動,每次45分鐘以上,任何消耗性的運動都可以,跑步、快步走、踩單車、打球這些都行。但是建議運動后不要用飲食來犒勞自己,這樣達不到減肥效果。”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嘉琳 通訊員:李曉姍 黃燕)
肥胖是生活中讓人比較苦惱的問題,而對于愛美的女性而言肥胖更是一大困擾。那么如何從生活的細節上來預防肥胖呢?詳細>>
肥胖與肥胖癥只有一字之差,那么,肥胖與肥胖癥有區別嗎?對此,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特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楊景哥來為大家解疑答惑……詳細>>
網友實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