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千金難買老來瘦”是我國的一句俗話,意思是老人家瘦一點比較健康。近些年來,不少肥胖的老年人飽受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折磨,似乎更加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那么老人是不是都瘦一點比較健康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何鳳怡醫師在此前家庭醫生在線的采訪中表示老來胖好還是瘦好,應根據客觀情況來分析:如果老來身體過于肥胖,則行動不便,并會增加心、胰、腎的負擔,易患高血壓、冠心病、膽囊炎、膽結石、動脈硬化等,這是過度肥胖不好的地方。而過度消瘦的老人,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比較低下,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比較容易患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消化不良、胃炎、腸炎等,故“千金難買老來瘦”也不是絕對的,過分節食以求“瘦”更不明智。所以過胖或過瘦都不好,老人的體型應當是不胖不瘦為上。此時應該有不少人想問不胖不瘦的標準是什么呢?老人的體重多少才可以算的上標準呢?
目前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國家的人的特點,通過身高體重間的關系可以計算出最合理的體重數值范圍,即BMI(體質指數)。其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對于一般人來說BMI=18.5~24kg/㎡是正常范圍,BMI≤18.5kg/㎡就可以判定營養不良,BMI≥24kg/㎡可判定為營養過剩,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建議BMI最好不低于20kg/㎡,不超過26.9kg/㎡。那么該如何將體重控制在此范圍內呢?
1、科學飲食
正常人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為每千克體重1克。65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每千克體重最好補充1.2~1.5克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豆制品等,避免油炸、煎、烤等烹調方法制成的食物。同時,每天還要保證攝入500克左右的新鮮蔬果。
2、適量運動
老人增重應提高自身肌肉的比例,肌肉如果得不到鍛煉就會萎縮,人也就顯得瘦弱。但老人不宜做運動量過大、過于激烈的運動,否則會增加老年人受傷及誘發心腦血管病的概率。老年人平時可進行健走、散步以及太極等運動。
3、學會預防骨質疏松
很多老年人因為牙齒的原因、腸道的原因,選擇清粥小咸菜作為日常飲食。雖然消化負擔小了,但是營養攝入也會造成不足。尤其會造成鈣質攝入不足。老年人要注意喝奶,曬太陽,多吃豆制品。如果喝鮮奶有腸胃上的不良反應,還可以選擇酸奶或者舒化奶來進行替代。
4、時常進行體重檢測
如果本身老年人的體重就有點超重或者過瘦,千萬不可以過度過快地追求減肥或者加重效果。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引起其他副作用,應循序漸進,時常監測體重變化,把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鐘吉怡 )
人們總說人到中年易發福,確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也容易發胖,尤其是老年人。老年肥胖會給老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多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詳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產生,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是老年人的體重問題。因為在當今社會,肥胖是健康殺手之一,很多疾病都和……詳細>>
當代人的審美是以瘦為美,擁有苗條的身材總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盲目的追求瘦,而不顧身體的健康,并且骨感美給人的美感始終是有所欠……詳細>>
眾所周知,過胖與過瘦都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據了解,標準體重的判斷,是依據體重與身高的比值,……詳細>>
老年癡呆癥醫學上稱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隱匿,難以被識別。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特效藥能根治老年癡呆癥,但只要及早發現,科學干預,那么就能推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