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超級細菌”能夠改變形狀,可抵御白血球攻擊。
“超級細菌”怎么被發現的?
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2010年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論文警告說,研究者已經發現一種“超級病菌”,它的正規叫法是NDM-1耐藥基因細菌。
NDM—1,意思是“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是一種超級抗藥性基因。這種最早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人被感染,數十人死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10月26日在北京召開通氣會,通報發現三例耐藥細菌(“超級細菌”)病例。目前,兩例患者已經康復,一例患者死亡,死亡主要原因為晚期肺癌。
家庭醫生在線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表示,大多數抗生素對這種所謂“超級細菌”沒有效果。目前,發現帶有NDM-1的細菌主要為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陰溝腸桿菌、摩氏摩根菌、鮑曼不動桿菌等。
為何會出現“超級細菌”?——濫用抗生素是禍首
濫用抗生素被國際醫學界視為致使耐藥性“超級細菌”出現的罪魁禍首。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細菌整體耐藥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根據肖永紅等人的調查研究,中國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數量僅約占20%;中國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費量是美國的10倍。
哪些人易感染“超級細菌”?——住院病人最易感染
該類耐藥細菌感染主要發生在醫療機構的住院病人中,特別是機體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調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為血液、尿道、肺部和傷口等。
感染“超級細菌”會怎樣?——治療會變得更加困難
目前發現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多為致病力弱的條件致病菌或人體正常菌群,這類細菌帶有NDM-1基因后,其致病性和傳播能力并無改變,但患者感染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后,會使治療變得更加困難。感染該類細菌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疾病的嚴重性,主要取決于感染部位、感染的細菌種類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健康狀況等因素。
如何預防“超級細菌”——慎重使用抗生素
公眾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對抗生素的使用要堅持“四不”原則:
不隨意買藥:多數抗生素是處方藥物,不能到藥店隨便購買,而應憑處方購藥。
不自行選藥: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抗生素需對癥方有療效,選擇哪類藥物,需專業醫師或臨床檢驗后做出判斷,不宜根據廣告自行選藥。
不任意服藥:抗生素類藥物,最好到醫院確診后,根據醫囑服用,千萬不要盲目亂用。類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動輒就服用抗生素類藥物。
不隨便停藥: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療,就要按時按量服藥,以維持藥物在身體里的有效濃度。
${FDPageBreak}
顯微鏡下的“超級病菌”NDM-1
關于超級細菌的幾個錯誤認識
超級細菌是病毒嗎?NO
超級細菌可能主要通過密切接觸感染。超級細菌引發的是感染性的疾病,而不是非典、甲流等那樣的傳染病。它以醫院院內感染為主,一般不會引起健康人群發病。
超級細菌會大規模流行病嗎?NO
細菌的感染方式是從“個體”到“個體”。出現“超級細菌”只是增加了治療難度,不會出現像甲型H1N1流感那樣,屬于大面積攻擊人類的新型病毒。
超級細菌無藥可救?NO
對感染患者并非束手無策完全無藥可醫??梢越o患者使用改善體內微生態的藥物;使用提高細胞免疫的制劑;甚至含有酶的抑制劑;可以采取聯合用藥等等手段。
超級細菌容易傳染嗎?NO
最重要是提升醫院感控能力,且現在也不斷地提升感控能力,“我要先講明白,它是擋不住的”,但也不是隨便接觸或吐個痰、咳個嗽就能感染人家。
(責任編輯:劉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