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身的7個建議 肌肉鍛煉要避免四大誤區
在進行健身活動中,有時會出現身體不適,或因各種不當和意外而使身體某些部位受到傷害,即運動損傷。因此,掌握運動要領和自我保護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
調整狀態
人在剛剛醒來時,神經中樞尚未開始活動,全身肌肉十分松弛、軟弱無力。倘若這個時候便去從事激烈的運動,很有可能由于用力過猛過急而給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醒來之后,宜用10分鐘的時間在室內活動。以使身體各關節活動自如,然后再投入運動。
注意進食
有的人以為,運動前多吃肉類對增強體力有好處。其實,這是一種誤區。運動前進食大量的肉類(尤其是豬肉和牛肉)后,肌體難以消化吸收。在運動時使得胃、腸的負擔加重,結果引起腹痛。像韭菜、薯類、豆類等產氣食物在運動前也不宜多吃,因為它們會使腸道充氣而造成運動中腹痛。由于人體在運動時有大量的酸性物質堆積,所以運動前后應該納入堿性食物,如西瓜、黃瓜、蘿卜、香蕉、梨、蘋果、南瓜、土豆、牛奶、豆腐、海帶等。
防止岔氣
岔氣是指在運動時胸背的某個部位出現疼痛,如果遇上說話、呼吸和咳嗽時疼痛還會加重,醫學上稱之為“呼吸肌痙攣”。究其原因,大都是在進行大運動量活動前準備不足。人體突然從安靜狀態進入緊張狀態時,難以馬上動員起內臟器官,結果無法滿足肌肉運動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另外在運動時呼吸頻率太快,深度不夠,致使呼吸肌連續過急收縮,長時間得不到放松。有時,天氣寒冷或者大量出汗使體內氯化鈉含量過低等,也會引起岔氣。
發生岔氣時,可以及時做深呼吸,然后憋氣,握拳由上到下捶打胸腔左右兩側,再緩緩做深長呼氣;或在深吸氣后,請別人握拳自上而下捶擊胸背;或躺在床上墊子上反復滾動,使疼痛慢慢消失。
戰勝“極點”
人們在進行諸如長跑、長距離騎自行車、長距離游泳等一類的耐力運動時,開始一段時間后有氣急或難受的感覺,嚴重的甚至出現心慌、頭暈、四肢無力的癥狀。這在運動生理學上叫做“極點”。這是因為在劇烈的運動中,支持心跳和呼吸的內臟沒有跟上肌肉和關節等運動器官的行動步伐而引起的不適應,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
戰勝“極點”為我們提供了鍛煉意志的好機會,又是提高運動水平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注意如下幾點:
1、運動前須做充分的準備活動,使管理內臟的神經興奮起來;
2、開始運動時,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掌握好運動的速度,不宜太快而引起強烈的“極點”反應,或者因太慢而發揮不出應有的運動水平;
3、運動中注意控制呼吸的節奏,通過加深呼吸的方法,讓肺部吸入較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4、堅持經常性的運動,使心臟等器官的活動能力和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性得到加強。
解除“抽筋”
肌肉的“抽筋”,常發生在小腿后面的腓腸肌、比目魚肌群和大腿后面的股二頭肌群。這是一種肌肉的痙攣狀態,結果使肌肉疼痛,但這并不是肌纖維的撕裂。
發生“抽筋”時,可以自己或請人協助將下肢完全伸直,把痙攣縮短的肌肉稍微用力拉長(如把足背用力向小腿前面板),“抽筋”便可解除,疼痛隨即消失。
保護腳跟
運動之后,有的人會腳跟痛疼。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運動時腳跟先落地,造成局部負擔過重;二是腳跟不慎猛地碰到石頭一類的硬物,導致受傷引起。
經常用熱水泡腳,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能起到預防作用。把茄子根放入水中煎熬,滾沸幾分鐘。等水稍稍涼一點之后,再去泡腳跟,雙手反復揉搓痛處,有一定的療效。
放松活動
有人認為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必不可少,而對運動后的放松活動卻不重視,以為可有可無。實際上,放松活動的目的在于使人體更好地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過渡到安靜狀態,防止因劇烈運動后身體不支而出現“重心性休克”的現象。
人體在運動時,各種生理機能高亢,氧氣的需要量會超過平時的15倍多。如果突然回到靜止狀態,各器官之間就會因為失調而引起不適的癥狀,最常見的有頭暈、惡心、眩暈、大腦缺血等。因為運動時身體所出現的生理變化不會隨著運動的停止而即刻消失,所以運動后進行適當的放松活動(例如輕松的步行、抻拉操等)能避免因身體的靜止狀態妨礙呼吸的深度,影響氧氣的補充。另外,放松活動還有助于體內大量酸性代謝產物的排泄,有利于有氧代謝,恢復體力,消除疲勞。
提醒:肌肉鍛煉四大誤區
改善細節和避免錯誤,你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鍛煉更多的肌肉,同時還能避免運動帶來傷痛的危險。
鍛煉肌肉是很簡單的,重復的舉放重物就可以鍛煉出肌肉。但是改善細節和避免錯誤,你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鍛煉更多的肌肉,同時還能避免運動帶來傷痛的危險。
誤區一 每個動作重復8到12次
這個誤區是建立在“在最佳范圍內鍛煉肌肉”的理論上,但事實上,使用此方法會使肌肉在中等強度下持續中等量的時間,這樣會妨礙肌肉的最大生成量。因為肌肉的形成需要經歷高強度和大重量的刺激,這樣才會使肌肉纖維變得越來越大,而同重量長時間的訓練只會提高肌肉耐力。
因此,每個動作要根據重量來改變你重復的次數,比如為期一個月,每周三期的全身練習,第一期重復5次,第二期重復10次,第三期重復15次。第二周后加大力量訓練的重量,重復的次數同第一周一樣,這樣不但能增加肌肉量,還能提高肌肉的耐力,而不是每個動作、無論重量大小都是重復8到12次。
誤區二 每組練習做3套
在過去,人們認為達到最快的肌肉生長的理想的運動量是每組練習做3套。當然,這樣說也沒有什么錯誤,但是3套動作沒有什么可以迷信的,你運動的次數不應由一個多年來人們默認的數字來決定。因為,在人的力量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動作你重復的次數越多,你需要做的套數就越少,相反依然。
因此,保持你鍛煉的總量,不必去在意每套重復的多少。你可以重復8次或8次以上,那樣你可以做3套左右的動作。如果你的重復僅有三次,那么你就至少做6套動作。
誤區三 每個肌肉群做3~4組動作
這是著名的電影明星(圖庫、文章),曾經多次獲得國際健美錦標賽冠軍的阿諾德·施瓦辛格提出的建議,他認為這樣的運動量可以保證你鍛煉到肌肉的每個纖維。問題是當你練到足夠多時,你就不會那么盡力了。
想想吧,你練習得越刻苦,你保持的時間就越短。例如,很多人可以慢跑一個小時,但是很少有人能夠高強度地跳躍一個小時,更別提在這段時間里能一直保持較好的狀態了。可是一旦你的狀態開始下滑,你就已經達到了肌肉運動的鍛煉效果。
因此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同動作的運動次數上,一共重復25~50次就足夠了。也就是說,五套動作重復五遍(25次)或2~3套動作重復15次(30到45次)。
誤區四 舉啞鈴時一定要提臀
舉啞鈴能夠鍛煉背部肌肉,當背部疼痛時會延伸到橫向腹腔肌肉,而橫向腹腔肌肉是維持脊柱穩定的肌肉群的一部分,在舉重時提臀能夠鍛煉到橫向腹腔肌肉,從而增加對脊柱的支持,減少對背部的損傷。
《背部健美與鍛煉》的作者斯圖亞特·麥克蓋爾博士,是世界級脊柱研究的專家,他認為,肌肉運動的作用是穩定你的脊柱,是否有效果主要取決于你做的是哪項運動,橫向腹腔肌肉不一定總是最重要的。
因此,人們大可不必冒著舉重提臀容易受傷的危險,如果你想要運動你的背部,簡單的提臀就可以了,這也會激活你的三層腹腔壁,提高脊椎的穩定性和運動效果。
肌肉練習兩原則
肌肉鍛煉隔天做
肌肉鍛煉最怕勉強和停歇,勉強的情況下肌肉容易受傷。同樣,2~3天之后,如果沒有運動的刺激,前一段時間的運動效果會逐漸消退。因此,一般可以隔天進行肌肉練習。
對于每周有3次鍛煉時間的健身者,可以把身體分為幾個組合進行鍛煉,每次一個大肌肉群加上一個小肌肉群,把每個肌肉群都練到透。如周一可以鍛煉胸肌和肱三頭肌,周三鍛煉背部的肌肉和肱二頭肌,周五鍛煉腿部、肩部的肌肉,周二、四、六休息,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補充。
肌肉要交替訓練
肌肉力量與體積的發展與訓練強度緊密相關,交替練習更有利于肌肉體積和力量的增長。
例如,在臥推和三頭肌下推練習中,三頭肌是原動肌。練習者做完臥推后立即做三頭肌下推練習,能克服30公斤的阻力。若在兩組練習間完成一組站立肘屈伸練習,那他在做下推練習時就能克服34公斤的阻力,因為疲勞的三頭肌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訓練者若有意對同塊肌肉進行連續刺激,那就要注意,恢復間歇時間必須足夠。
(責任編輯:姚銀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腺肌瘤?
2024-10-24匯醫堂全鹿丸能否改善性愛時間短的問題
2024-10-24爽蕾調經促孕丸和調經促孕丸區別是什么
2024-10-24甲磺酸酚妥拉明膠囊能否延長性愛時間?
2024-10-24手指伸入下體后疼痛,處女膜是否破裂
2024-10-24卵巢囊腫和輸卵管不通如何應對?
2024-10-24準備做試管嬰兒打針階段能否服藥?
2024-10-24結扎三年后能否恢復生育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睪丸大小不對稱的原因:正常生理差異揭秘
2024-09-30睪丸偏小是怎么回事?
2024-09-27睪丸痛腫大怎么回事?
2024-09-25睪丸切除手術方法詳——從前期準備到術后康復
2024-09-25淺談附睪炎的二三事
2024-09-19怎么讓龜頭敏感度降低?
2024-08-12前列腺炎有什么癥狀和危害
2024-07-25男生毛孔粗大怎么辦?手把手教你改善!
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