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習慣為腎臟埋下隱患 預防腎虧可堅持5個動作
腎臟是人體五臟六腑之一,中醫說“護好腎能長壽”,所以男性朋友們都要愛護好自己的腎臟。總結了4大最傷腎的習慣,如果你還在堅持這些壞習慣,那么就太對不起自己的腎了。
1、經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2、吃海鮮、喝啤酒: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如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泄負擔。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很多人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方式曾被腎內科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
3、亂服藥物、用藥過多: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容易導致腎小管間質損害。這些藥物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還有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如去痛片、撲熱息痛等,容易引起腎損害。
4、熬夜、吃得咸、不喝水: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腎功能問題。而飲食習慣偏咸,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
三個表現暗示男人腎虧
畏寒
【解析】“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風吹的感覺。“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關節的癥狀。
“畏寒肢冷”往往伴隨腰膝酸痛、神疲倦臥、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癥。除可服金匱腎氣丸,也可用姜附燒狗肉,它具有溫補散寒、壯陽益精的功效,方法是:狗肉1000克,洗凈,切成小塊,將生姜150克煨熟備用。將熟附片30克放入砂鍋,先煎2小時,然后將狗肉、大蒜、生姜放入,加水適量,直至狗肉煮爛即可食用。
房事過度
【解析】中醫認為腎藏精。腎精化生出腎陰和腎陽,對五臟六腑起到滋養和溫煦的作用。腎陰和腎陽在人體內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人體的生理平衡。如果這一平衡遭到破壞或者某一方衰退就會發生病變,男性會出現陽萎早泄、滑精、精液病等病癥。
當你在床上與女友或妻子“樂不思蜀”的時候,請千萬注意“度”,如果長期沉醉于性生活或自慰過頻,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腰酸背痛等腎虛現象。適度地安排你的“床上運動”時間與頻率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頭暈無力,失眠多夢
【解析】腎作為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滋養和溫煦著其它臟腑,若其它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傷及腎臟。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等病人,往往伴隨有腎虛癥狀。
要想根治腎虛,徹底治好其它器官的疾病是根本之道,否則都是“治標不治本”之舉。
預防腎虧可堅持5個動作
一、每天搓腳心
兩手對掌搓熱后,以左手擦右腳心,以右手擦左腳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二、每天打太極
練習太極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氣清新的公園內、樹下、水邊進行。
三、每天做縮肛運動
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氣時,做縮肛動作,吸氣時放松,反復進行30次左右。
四、每天腰部按摩
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兩側,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
五、每天做一套簡易體操(如果有時間,也可連續做多次)
1、兩足平行,足距同肩寬,目視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兩掌貼于褲縫,手指自然張開。足跟提起,連續呼吸9次。
2、足跟落地,吸氣,慢慢曲膝下蹲,兩手背逐漸轉前,虎口對腳踝;手接近地面時,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氣。
3、憋氣,身體逐漸起立,兩手下垂,逐漸握緊拳頭。
4、呼氣,身體立正,兩臂外擰,拳心向前,兩肘從兩側擠壓軟肋,同時身體和腳跟部用力上提,并提肛,呼吸。
以上5個防腎虛動作,簡單易做,每天堅持練習一下就可以幫助男性朋友遠離腎虛的苦惱。此外,預防腎虛還要注意休息、均衡飲食、規律生活,并且保證良好的情緒。
(責任編輯:姚銀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女性雄激素低致多種癥狀如何應
2024-10-24調經促孕丸一個月通常服用幾盒為宜
2024-10-24做愛時女方疼痛,之前無此情況,原因何
2024-10-24月經第三天能否檢查女性六項性激素?
2024-10-24停藥后能否再吃優思明及相關事宜
2024-10-24服用惠婷避孕藥,第二片超 12 小時
2024-10-24服用緊急避孕藥后一周出血四天,量不大
2024-10-2427 歲,手淫十二年,戒了能否恢復正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睪丸大小不對稱的原因:正常生理差異揭秘
2024-09-30睪丸偏小是怎么回事?
2024-09-27睪丸痛腫大怎么回事?
2024-09-25睪丸切除手術方法詳——從前期準備到術后康復
2024-09-25淺談附睪炎的二三事
2024-09-19怎么讓龜頭敏感度降低?
2024-08-12前列腺炎有什么癥狀和危害
2024-07-25男生毛孔粗大怎么辦?手把手教你改善!
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