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能夠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可分為幾大類: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及促胰島素分泌劑等。目前我國常用的降糖藥分為兩大類: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由于口服降糖藥使用方便,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門診患者更愿意接受口服降糖藥治療。
臨床上,很多患者都能堅持長期服用降糖藥。但是,能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的糖尿病人不足十分之一。除了因為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患者病情差異外,多數人沒有正確地使用降糖藥物,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常見的八個誤區是:
不控制飲食。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其目的是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以幫助其恢復功能。不控制飲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藥來抵消,好比“鞭打病馬”,是錯誤并且危險的。
隨意調整用藥量。很多患者根據自覺癥狀,因無明顯不適,隨意調節降糖藥用量,導致血糖控制不力。當血糖非常高時,才會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等典型糖尿病癥狀,并不是說沒有明顯這些癥狀的時候就可以高枕無憂。
隨便換藥。普通患者對口服降糖藥的特點并不十分了解,例如有的患者不知道一些磺脲類降糖藥的藥效是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強的,而在服用過程中覺得無效,于是隨便轉換成別的降糖藥。這樣是不可取的。每種降糖藥都有最大有效劑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劑量,不要太早下結論而擅自換藥。
不定期復診。有的患者不監測血糖、血脂和血壓,不注意觀察影響自己血糖、尿糖變化的因素,不總結自己的服藥規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風吃藥。這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較一些發達國家的患者病情嚴重、并發癥多的主要原因。
不接受胰島素。該用胰島素的時候不接受胰島素治療。
認為進口藥或價格高的藥就是好藥。實際上在治療過程中,不存在哪種藥“更好”的概念,科學的說法是哪一種降糖藥更適合。對甲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盲目信任“根治偏方”或糖尿病特效藥。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獲得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停止現階段有效治療,而去尋找“靈丹妙藥”。殊不知,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的糖尿病綜合療法是人們與糖尿病長期斗爭的智慧結晶,是經過嚴格證明、確實有效的方法。
盲目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人認為,服藥時間一長,就會損傷肝腎功能。實際上,降糖藥劑量只要在藥典規定的范圍內,都是安全的。副作用僅見于個別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藥后即消失,不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其實,高血糖未得到控制與服用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嚴重得多。
患者應多咨詢專科醫生,克服治療的盲目性,才能更好的發揮口服降糖藥的療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和藥物資源浪費,達到安全用藥、保證療效的最終目的。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Q1:我每天很注重飲食和運動,是否不需要服用降糖藥了? 答案是否定的。降糖治療包括采用飲食控制、合理運動、血糖監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詳細>>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每100人中約有3~4人得此病。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和藥……詳細>>
近日,評估dorzagliatin與SGLT-2抑制劑恩格列凈(empagliflozin)聯合用藥的一項臨床藥理學I期研究中首例患者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