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俗話說,“女怕傷肝,男怕傷腎”,事實不止于此,作為人體新陳代謝賴以維系的基礎器官,腎臟對男女老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警醒的是,近年來,腎臟疾病逐年增加的趨勢非常明顯,其中很大一部分與藥物使用不當有關。老年人腎臟逐漸萎縮,功能逐漸減退,腎血流減少;兒童腎功還未發育完全,因此,藥源性腎損害特別容易發生在老年、兒童的病人中間。此外,原本已有腎功能障礙者,過敏體質、處于脫水狀態的病人,也容易發生藥物性腎損害,尤其是同時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腎毒性藥物的患者,發生腎損害的幾率則更高。一旦發生藥源性腎損害,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輕則損害腎功能,誘發腎炎;重則造成腎壞死、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時甚至可能致人死命,必須警惕。
引起腎損害的常用藥物主要有: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這類藥物使用時間超過10天后,腎損害的發生率會明顯上升。
喹諾酮類藥物
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一旦這類藥物劑量偏大,便會引起血尿、間質性腎炎,嚴重者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磺胺類藥物
如復方新諾明,服藥后易產生結晶而引起梗阻性腎病,出現血尿、腎絞痛、甚至急性腎衰,特別是脫水及老年患者,更易發生。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時應多飲水,并服用碳酸氫鈉(小蘇打)片堿化尿液,以減少對腎的損害。
造影劑
是近年來應用比較廣泛的藥物,由它引起的急性腎功能損害也越發常見。造影劑的高滲性可加重腎缺血,也可直接對腎臟產生毒性。由于造影劑是過敏原,可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而累及腎臟。
此外,氫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劑均有潛在的腎毒性,而大劑量間歇療法或停藥后再次服用利福平,也有可能誘發急性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小管壞死等腎臟疾病,都得格外小心。
通常來說,劑量過大、療程過長是用藥后出現腎臟損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服用以上藥物時,首要原則就是堅持合理用藥、切忌濫用藥物。同時,盡量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腎毒性藥物的聯用,對高危人群要根據腎功能狀態調整用藥劑量和用藥療程。
此外,患者用藥時必須經常做腎功能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藥源性腎病的早期表現。如果發現有腰酸無力、小便異常、四肢浮腫、容易疲乏、血壓增高等腎病征兆,須停藥或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以盡可能減少藥源性腎病的發展惡化。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有資料顯示,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5%,急性腎衰的患者中,20%~25%由藥物腎損害引起,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詳細>>
歐洲藥品管理局對含阿利克侖的藥物進行的回顧分析已完成,建議這些藥物應禁用于患有糖尿病或中度至重度腎損害并且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詳細>>
不少人患上疾病時,以為只要按時吃藥就沒問題,其實不然,藥物使用中有諸多禁忌,使用不當容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特別是一些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詳細>>
凡是能刺激胃腸道,到胃腸功能紊亂的藥物,或引起腹膜炎和腹腔臟器損害的藥物,一旦用藥不當,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和其它合并癥。具體情況如……詳細>>
營養不良是由于能量和(或)蛋白質攝入不足,導致營養狀況不佳或不能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主要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常用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