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藥注射劑是指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采用現代制藥技術和方法,從中藥中提取有效成分或者物質制成溶劑的粉末或者濃溶液的無菌制劑。在我國已經成為臨床許多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治療的首選藥物,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中藥注射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所引發的藥品不良反應也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中藥注射劑是把“雙刃劍”
3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2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20萬余份。其中,新的和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24萬份,占同期報告總數的20%。中藥注射劑嚴重報告數量低于總體嚴重報告增長率。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與2011年相比,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同比增長58.2%,高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總體報告增長率,且在嚴重報告領域中,中成藥例次數排名前20位的均為中藥注射劑。可見,中藥注射劑對各大藥企以及我國中醫藥事業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
利——獨特的優越性
第一,中藥注射劑通過血管給藥方式大大提高了中藥對人身的藥物有效供給和生物利用率,并進而提高了功效。
第二,在心血管系統,抗腫瘤,抗細菌抗病毒感染三方面有明顯長處。心血管系統疾病多有綜合性的特點,中藥注射劑通過多靶點、多路徑起作用,許多中藥注射劑還有細胞營養劑和組織修復劑的功能,在綜合作用上更勝一籌。在抗病毒方面,中藥注射劑有特殊的長處。因為病毒具有易變性的特點,而易使單一結構的化學藥物很快失效。
第三,中藥注射劑對于克服病原微生物抗藥性的產生方面有特殊功用。單一結構的化學合成藥物有效性保留時間較短,常常是2-5年。而雙黃蓮注射劑卻能一直保持穩定的有效率。
弊——不良反應時有發生
最近十幾年來,中藥注射液不斷因藥品不良反應登上“審判臺”。對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的關注發軔于2006年的魚腥草注射液事件,當時其曾致北京、武漢兩地6人死亡。此后,中藥注射液問題不斷被曝光: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導致3名患者死亡;茵梔黃注射液導致4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其中1名死亡;2009年,雙黃連注射液發生不良事件,并出現死亡病例報告;香丹注射液導致13名患者發生不良反應;2011年,喜炎平注射液導致49名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中藥注射劑需要揚長避短
中藥注射劑是幾千年來中藥劑型的突破性創新,對我過中醫藥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舉足輕重。我們應該正確全面的認識中藥注射劑,揚長避短。那如何才能避免或減少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呢?
其實80%以上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都是源于不合理使用,所以經常修訂說明書,提醒臨床醫生患者注意合理使用是最基礎的。當然,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產生還與患者、藥材質量、注射劑成分復雜、制劑工藝等因素有關。所以使用中藥注射劑時,只有加強監督管理,保證藥品質量,臨床合理用藥,才可避免或減少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中不良反應的發生。
(責任編輯:梁燕瓊 )
文章關鍵詞:
從2018年6月4日到2018年6月12日,在這段時間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表了三個公告,內容是修訂雙黃連注射劑說明書內容,修訂丹參注……詳細>>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凡是藥物,都存在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西藥的副作用有一定防范意識,但對中草藥的防范意識不夠。許多人……詳細>>
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2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基藥不良反應報告同比增42.4%,按藥品類別統計,報告例次數排名第……詳細>>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最多的是抗感染藥物和注射劑。其中,頭孢唑林屬注射劑,……詳細>>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年)》中指出,中藥注射劑安全狀況平穩。中藥注射劑與其他藥品聯合使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