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血液腫瘤,早期多表現為非特異性癥狀,如感覺勞累、原因不明出汗、消瘦、低熱等。現在有療效確切的特效藥,患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可有望被治愈。
近日,由國內血液學專家制定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診療指南2013版》發布,在諾華制藥(中國)腫瘤事業部舉辦的第六屆“CML治愈之路專家高峰論壇”上,參與制定的專家指出,去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有望治愈CML的方法,現在一些藥物的出現為治療開啟了新篇章。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表示,慢性髓性白血病已從不可治的惡性血液腫瘤,發展到如今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成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該病治療以甲磺酸伊馬替尼、尼洛替尼為主,10年生存率達到85%—90%,部分患者還能實現停藥后長期緩解,達到臨床治愈。其中,尼洛替尼是最新的二代靶向治療藥物,如果對甲磺酸伊馬替尼耐藥或不耐受的患者,可改用尼洛替尼,同樣會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
此外,黃曉軍強調,監測對于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療尤為重要。患者應每隔3個月就到醫院進行PCR檢測,這樣才能知道病情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有無停藥機會,或已達到治愈目標。 PCR檢測方法非常簡易,通常隨血常規檢查就可一并完成取樣。
(責任編輯:司徒健華 )
文章關鍵詞: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輝瑞BOSULIF(bosutinib,博舒替尼)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將BOSULI……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