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經常熬夜又不太注意飲食,所以很多人都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在中醫看來,他們很多都處于肝腎虧損的狀態。心、肝、脾、肺、腎是我們人體很重要的五個臟腑,它們互相制約又互相配合,相生相克,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確保它們處于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中。鑒此,如何可以幫我們改善這種狀態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在這里,我們的中藥山茱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了,因為山茱萸是以滋補肝腎出名的。
中藥山茱萸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中醫學上以果肉入藥,別名萸肉、藥棗等,其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二經,功能補益肝腎、澀精止汗、利尿降壓,主治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體虛多汗、高血壓和男子陽痿遺精、小便頻數,女子月經過多等。現在常用的六味地黃丸就是以它為主藥的,另有金匱賢氣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八仙長壽丸等,均是以山茱萸為主藥的良方。
現代研究表明,中藥山萸肉含有維生素A、山萸肉苷、鞣酸等。本品對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及升高白細胞;有明顯降血糖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外周血管,而能調節血壓;明顯增強心臟泵血功能,而具抗休克作用;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腫瘤、利尿、抗疲勞、抗衰老、增強記憶力等作用。以下針對其眾多作用從中醫中藥的角度詳細為大家說明一下:
【作用一】滋補肝腎
中藥山茱萸酸微溫質潤,其性溫而不燥,補而不峻,補益肝腎,既能益精,又可助陽,為平補陰陽之要藥。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酸耳鳴者,常與熟地,山藥等配伍,如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治命門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者,常與肉桂、附子等同用,如腎氣丸(《金匱要略》);治腎陽虛陽痿者,多與鹿茸、補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補腎助陽。
【作用二】固崩止血
中藥山茱萸入于下焦,能補肝腎、固沖任以止血。治婦女肝腎虧損,沖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經過多者,常與熟地黃、白芍藥、當歸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湯(《傅青主女科》);若脾氣虛弱,沖任不固而漏下不止者,常與龍骨、黃芪、白術、五味子等同用,如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作用三】收斂固澀
中藥山茱萸既能補腎益精,又能固精縮尿。于補益之中又具封藏之功,為固精止遺之要藥。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常與熟地、山藥等同用,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要略》);治腎虛膀胱失約之遺尿、尿頻者。常與覆盆子、金櫻子、沙苑子、桑螵蛸等藥同用。
【作用四】補虛固脫
中藥山茱萸酸澀性溫,能收斂止汗,固澀滑脫,為防止元氣虛脫之要藥。治大汗欲脫或久病虛脫者,常與人參、附子、龍骨等同用,如來復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證,多與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接著,為大家介紹幾個很實用的山茱萸中藥方子:
【中藥方一】來復湯
山茱萸肉6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生白芍18克,野臺參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此中藥方是治療精氣欲脫的著名方劑,凡大病愈后,不能自復,虛汗淋漓,或汗出而喘、氣短失序等,急服此方,可使氣陰恢復。
【中藥方二】山萸肉粥
山茱萸肉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煮粥,將成時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此中藥粥補益肝腎、澀精斂汗,適宜于肝腎虛弱之人,如腰膝酸軟、盜汗,婦女帶下、小便頻數等。
【中藥方三】山萸肉散
山茱萸肉、桂心各30克,牛膝120克,共為細末,每服6克,食前溫酒調服。
此中藥方補腎散寒,主治腎虛,腰腳酸痛,下肢怕冷等。
綜上所述,山茱萸這個中藥的作用確實不少,尤以滋補肝腎見稱。日程生活中,有肝腎耗損、虧虛等癥的人們不妨多吃一下山茱萸,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責任編輯:梁燕瓊 )
文章關鍵詞: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北京名醫施今墨去山城重慶應診。有一天,施先生乘滑竿出診,見那轎工抬著人爬山越嶺,竟不見氣喘,這使他驚訝不已。就問其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