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是抗壞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稱,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豐富。在氧化還原代謝反應中起調節作用,缺乏它可引起
壞血病。
飲食不均衡、攝入水果蔬菜量不足容易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情況。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為抗體及膠原形成,組織修補(包括某些氧化還原作用),
苯丙氨酸、
酪氨酸、葉酸的代謝,鐵、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免疫功能,羥化與羥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等所必需。
專家指出,成人每天應攝入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從這些蔬果里,人體能獲得充足的維生素C。而且通過“食補”效果也較好,一方面是因為水果和蔬菜中的生物類黃酮可以保護維生素C,使其穩定,利于人體吸收與利用。而且從飲食中攝取的維生素C,會以緩慢的速度被吸收利用,停留在體內的時間較長。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天100毫克即能滿足日常營養需要,攝入過多的維生素C也不會被人體吸收。另外,因為維生素C是一種性質不穩定的維生素,有易溶于水和
怕熱怕堿的特點,所以蔬果若浸泡、蒸煮、存放時間過長,或者用銅、鐵等容器盛放,其所含的維生素C將會受到破壞和損耗。
以下人群在食物中攝取維生素C不足時,需要適當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
1.在戶外從事劇烈運動和高強度工作者(流汗過多可損失大量的維生素C);
2.在污染環境中工作的人(補充維生素C可促進有機物或毒物羥化解毒,緩解其毒性);
3.吸煙者(煙草中的
尼古丁對維生素C有破壞作用);
4.長期服藥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安眠藥、避孕藥、降壓藥等,都會引起人體維生素C減少);
5.長期承受過度壓力者(緊張會加速維生素C的消耗);
6.易疲倦者、
感冒者。這類人在短期內補充大劑量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能力,從而抵御感冒等疾病。實驗發現,在流感高峰,經常感冒的人,每日服用1000毫克的維生素C可以減少感冒發生50%,減輕感冒癥狀,縮短感冒病程23%。
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時,有三點應注意:一是要餐后服用,餐后服用吸收率可達60%,而空腹服用吸收率僅20%左右;二是要單獨服,最好不要與其他藥物同服,以免降低療效;三是平時不必要每天服用,可以服用四五天后停兩三天,既達到效果,又經濟實惠。
雖然服用維生素C相對來講比較安全,但是也不能過量服用,在使用維生素制劑時應看清楚服用方法、劑量,避免過量。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