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古語有云“病從口入”,人們每天食用五谷雜糧,一不小心吃錯東西就很容易造成腹瀉。腹瀉后怎么辦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腹瀉的應對方法。
慢性腹瀉:
參苓白術散由蓮子肉(去皮)、薏苡仁、縮砂仁、桔梗(炒至深黃色)各500克,白扁豆(漿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人參(去蘆)、炙甘草、白術、山藥各1000克組成。具體用法為:將上藥研為細末混勻,每次5克,棗湯送服。方中內含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即: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以平補脾胃之氣,補其虛為君藥;以白扁豆、薏苡仁之甘淡,蓮子之甘澀,助白術既可健脾,又可滲濕而止瀉,除其濕為臣藥;以砂仁芳香醒脾開胃,調其氣,行其滯,為佐藥;桔梗為肺經的引經藥,入方可引脾氣上升,達上焦以益肺氣,以達培土生金之功,而大棗既可調和諸藥,又有補養脾氣的功能,二者共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功。本方藥品配伍特征是補虛與祛邪并用,選藥甘淡平和,補而不滯,利而不峻。正如湯頭歌訣所言:"參苓白術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另有《古今醫鑒》所載參苓白術散一方,較本方多陳皮一味,適用于脾胃氣虛兼有濕阻氣滯者。
參苓白術散主要用于:1.脾胃氣虛夾濕型慢性腹瀉。其主要癥狀為納少便稀,或瀉或吐,四肢乏力,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膩,脈虛緩。2.肺脾氣虛夾濕咳嗽證。主要癥狀為氣短,久咳痰多色白,食少便稀,胸脘悶脹,形體虛弱,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苔白膩,脈細弱而滑。
脾虛腹瀉:
中醫認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如果脾胃氣虛就會導致飲食運化失常,水濕內生,從而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腸鳴腹瀉等癥狀。
參苓白術散益氣健脾,滲濕止瀉,可以用來治療脾虛濕盛導致的消化不良、胃部脹滿、腸鳴腹瀉等癥狀。現在除用于治療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等胃腸道疾病之外,其他慢性病臨床表現屬中醫脾虛夾濕證者,也可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服用參苓白術散時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者(表現為舌紅、少苔)慎用;感冒時忌用。高血壓患者慎用;忌生冷、油膩。
寶寶腹瀉:
寶寶飲食不慎,腹瀉、發低燒,抗生素治療,癥狀未緩解,日漸消瘦。開“參苓白術散”3付,三天后,腹瀉發燒全好。因為抗生素性寒,傷陽氣,損脾胃,使機體的抗病力減弱,病情纏綿難愈。而參苓白術散健脾利濕、扶正祛邪,正氣足了,病菌不戰自退。
炎炎夏季,細菌容易乘虛而入,如果不小心腹瀉了,不妨試試參苓白術散吧。
(責任編輯:黃歷歷 )
文章關鍵詞:
參苓白術散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改善代謝和提高免疫等作用。本方小劑量用時對腸道蠕動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可解除腸道痙攣;能增強腸道……詳細>>
生脈飲、苓桂術甘湯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兩者組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以治療心衰,研究表明,已有不少運用兩者組合來緩解心衰病情的案例。詳細>>